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2022年水土保持流失治理项目共3个,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7km2:汶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4km2,完成投资300万元;轨水英堡村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9km2,完成投资350万元;西庄镇片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坡耕地改造500亩,完成投工投劳100万元,占总治理任务16%;2022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个:龙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新建防浪墙及混凝土道路,上、下游坝坡整修、排水沟,溢洪道、放水卧管修建,完成投资280万元;蔡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大坝帷幕灌浆,上、下游坝坡整修,新建放水洞出口段明渠、管理用房,防汛道路改扩建,完成投资268万元。2、3月22日至28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展板和LED屏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面,同时针对性进驻企业宣传8家,在监督执法和图斑复核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现场讲解,不断提升水保法律知晓率和普及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年共检查韩城市兴隆煤矿、润阳风电、阳山庄选矿厂项目等生产建设单位68个,对未报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责令报批水土保持方案、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生产建设项目责令限期缴纳,实现监督管理全覆盖。对已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未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的,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对全市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建设与管理,预防和治理自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国家省、渭南市水保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今年完成水土保持流失治理项目共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7km2;利用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水土保持流失情况进行监测,督促在建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要求限期整改到位。2、经济效益:2022年共收到17家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共计征收21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1969.43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近年来大批人员面临退休,年龄结构断层情况严重,年轻同志中没有水利相关专业毕业生,挑起业务工作重担的能力不足;二是水土流失治理单位面积投资标准低,年度投资较少,已实施项目难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三是水土保持监测和设施自主验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改进措施:一是抓好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老带新结对传帮带活动,培养后备干部,激发年轻同志勇于挑担子的内在动力和担当精神。二是做好项目储备和建设。积极谋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水利发展资金和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进行实施。三是加强水保法宣传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减少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下一步工作打算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水土保持项目的契机,谋划储备项目,完成禹门口杨家岭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沆水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正在开展黄河西岸生态修复项目可研编制,积极争取中、省水利发展资金和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进行实施。同时,完成南寿司、北寿司、芝阳、太新、七一、小西庄六座中型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东部台塬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凿开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年度工程任务;完成轨水、汶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工作;完成市域内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查处部、省下发疑似图斑复核及违规、违法图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