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农业财务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财务管理提供服务。农业财政资金核算、监督及管理工作。 | |
住所 | 眉县首善镇平阳街356号(农业大厦)财政局内部803、804、805室办公 | |
法定代表人 | 陈小刚 | |
开办资金 | 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9万元 | 5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围绕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农业财务管理提供服务,农业财政资金核算、监督及管理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资金保障。1、衔接资金保障。2022年各级共投入衔接资金7870万元,中央资金3726万元,省级资金1406万,市级资金79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40万元,安排用于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公益岗位、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生活条件改善、乡村振兴规划等8个类型116个项目,覆盖全县8个镇街。2、“1+10”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助资金。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乡村振兴的意见》(眉政发〔2022〕9号)文件精神,由我局预算股统一按照九个项目市县比例进行配套,共下达县级1+10保障配套资金499.7万元,同时由社保、综合、农财下达安排市级资金342.5万元。(二)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将财政衔接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在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的基础上,强化财政衔接资金监控管理,依据“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控。联合乡村振兴局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检查,对2022年衔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资金支出情况、资金台账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并就检查意见与建议进行现场反馈,及时解决处理发现问题。(三)建立衔接资金管理台账。进一步强化财政衔接资金管理,督促部门、镇、村按照对扶贫资金管理台账的要求继续建立完善衔接资金四级台账,以资金管理为主线,项目为辅,按照资金走向建台账,台账内细化每个项目资金,做到每笔资金有去向,每笔资金能监管。(四)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对我县2022年116个各类衔接资金项目严格绩效目标设定,规范部门绩效目标审核,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落实绩效目标自评,让绩效目标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建立衔接资金绩效目标管理长效机制,明确衔接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确保衔接资金安全运行,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五)运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做好衔接资金管理。认真贯彻中省市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工作的部署要求,与各相关股所紧密配合,以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台为支撑,认真执行各级各类衔接资金预算分配下达、资金支付、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等工作,实现了衔接资金实时动态监控的目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提高了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质量。(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实施。按照中省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规定,制定《眉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同时对2022年所有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险种、保险周期建立管理台账,按进度加强监督管理。完成2022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确认,按照农户自愿投保的原则,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脱贫户与监测对象全覆盖,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不断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切实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村农业工作的支持作用。(七)做好政策衔接,保障政策连续性。制定《眉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各级到县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范围、资金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联合相关部门转发《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试行)》及《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等办法,不断细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为衔接期间充分发挥衔接资金作用,助力资金管理更安全、更规范、更高效。(八)做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省纪委办公厅《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农财所制定了《眉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排查工作方案》,坚持全面覆盖、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体推进,全面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排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专项治理有情况、有事例、有数据、有效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着力抓好争取国家投资及政策性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农、林、水、乡村振兴等部门做好财政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截止目前,已到位各类资金共计2.96亿元,占年初任务2.8亿元的105%。(二)积极主动完成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工作。今年以来,多次与市级财政相关科室联系对接,勤跑多问,争取上级支持。报送了申请资金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争取年底完成资金到位54万元。(三)全面做好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截止目前,通过一卡通兑付方式,完成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三批次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8个补贴项目3276万元资金发放。(四)按照陕西省2022年支农综合评价方案要求,完成了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情况、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形成《2022年度眉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综合评价报告》(眉财字〔2022〕25号)。(五)联系项目单位摸清2023年项目申报审批情况,目前配合主管单位申报2023年项目47个,建立项目底账,在配合业务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的同时,依托项目底账,强化税源监控,进一步做好协税护税工作。(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实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险种、保险周期建立管理台账,对参保脱贫户、监测户建立明细清单,按进度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由于农财所承担的脱贫攻坚工作一直以来比较繁忙,人力精力时间欠缺。2、今年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对争取项目资金、配合主管部门抓好日常性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监督客观上投入时间、精力有限。(二)改进措施:2023年,我们将狠抓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加快支农项目建设和支农资金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管理,坚决做好乡村振兴工作。1、不能因工作繁忙和人力精力时间的欠缺,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继续按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管理的新办法新要求切实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继续强化绩效考评制度,加强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好惠农补贴发放、项目资金的全程监督以及监管验收等工作。2、积极找准政策空间,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主动做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从资金保障方面加强财政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力度,使更多的项目落户我县;积极督促项目用款单位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的重要论述及来陕讲话精神指引,认真开展今年的工作。1.严格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以财政“1+8”工作机制为指导,以年度目标任务为导向,以严格执行财政业务流程建设及内控制度为抓手,严格贯彻落实“收支争管”工作方案、协税护税。2.做好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乡村振兴“百日提升”等各项工作,压实压紧责任,增添工作措施,抓好各项财政支农工作规范管理,做好工作协调、联动、合理衔接,促进财政支农工作高效运转。3.继续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大投入保障,强化资金管理,慎终如始地全力保障好乡村振兴“粮草军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