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礼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3-02-15 10:14
单位名称 礼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住所 礼泉县市政街
法定代表人 袁晓育
开办资金 1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礼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79万元 72.79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农技站2022工作总结一、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工作1、粮油生产再获丰收2022年全县粮食总产14.58万吨。小麦收获24.63万亩,较去年增加1.2万亩,平均亩产359.9公斤,较增产率6.6%,总产8.8535吨,较上年增产0.9537吨,增产率12.1%。秋粮收获面积16.2万亩,其中玉米15.1万亩,平均亩产379.3公斤,较上年亩增产3.5公斤,增产率0.93%,总产5.7274万吨,增产0.0528万吨。虽然去年秋播时我县遭遇六十年一遇的强秋淋天气影响导致平原灌区播期普遍推迟,播种质量整体不高,晚播面积达3.7万亩。我站全体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及抗灾强管百日行动,技术人员包村抓点,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千名干部包镇进村促春管活动。先后邀请陕西省小麦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睿老师,咸阳市农技站站长,研究员武明安开展田间技术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编制美篇技术管理指导意见等多种形式,切实把藏粮于技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促苗情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秋粮播种面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北部春播面积增加较大。尽管夏播区播期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对出苗造成一定影响。我站及时印发宣传资料,组织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认真落实一喷多促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组织动员群众开动一切水利设施,能灌尽灌,应灌必灌,力促秋粮稳产多丰收。完成2022年秋播技术指导工作完成以小麦宽幅沟播为主的秋播技术指导工作,小麦播种面积24.6万亩,由于气候条件有利,播期适宜,播量适中,当前苗情长势较好。一类苗占比明显高于常年。一是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3335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新型经营主体能够积极响应。二是广大种植户更加重视品种选择,特别是专用型、订单型品种。三是播种整地质量进一步提升,播期、播量、播深以及施肥更加科学合理。3、试验示范工作完成情况完成2021-2022年小麦宽幅沟播试验示范10000亩、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2个、玉米新型肥料试验1个、春玉米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400亩。完成2022-2023年小麦主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集成试验、小麦不同宽幅播种机型示范、水地主推新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展示、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增施有机肥试验等6个相关试验示范的播种工作。配合种植业科,做好果园套种大豆及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技术指导工作。土肥水技术指导工作1、土壤养分结构趋于合理,耕地质量显著提升,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今年3月份对我县50个典型土样化验监测,全县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15.73g/kg、全氮0.92g/kg、有效磷29.5mg/kg、速效钾320.4mg/kg,缓效钾1989.08mg/kg铜、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土壤耕层厚度增加。2、化肥用量逐年减少、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我们把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做为土肥工作的核心业务加以大力推广。在粮食作物上,积极推广施用配方肥、种肥同播,氮肥后移,先灌后施的施肥方法;在经济作物上,积极推广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施肥理念,逐步引导群众以秋施基肥为主的科学施肥方法。配方肥、水溶肥、专用肥,少量多次、机械深施等的施肥理念已逐步被果农接受。3、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破解旱作农业发展瓶颈。经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等引导和广大果农积累的实践经验,在旱腰带及山区积极推广黑色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人工种草及自然生草,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土壤墙情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旱作农业节水面积2.0万亩,果园人工种草及自然生草面面积约10万亩,传统清耕观念正在逐步改变。重点项目工作完成情况(一)省级粮食提升工程1、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完成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建设,涉及全县12个镇(办)共70家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建成核心示范区3.13万亩,辐射带动13万亩。节本增产效果显著,春玉米核心示范区平均亩穗数4509.8穗,穗粒数487.3粒,百粒重36克,平均亩产672.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穗数4287穗,穗粒数447.8粒,百粒重33克,平均亩产538.5公斤,亩节本增效86.9元;辐射带动区单产510.4公斤,较前三年平均单产484.2公斤/亩增产5.4%,全县玉米亩穗数达到了4323株,较未实施增密度技术前的每亩3970株增加了353株。项目区主要以推广“一增三改一防”为技术核心,以“高产耐密品种、适宜单粒精播种子、硬茬精量直播、合理保灌、化肥机械深施、适时机械晚收”为技术模式,以“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为技术保障,种肥同播,节肥、节本、增效技术;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一喷多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奠定了丰收基础。2、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完成2022-2023年度以宽幅沟播为主的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综合示范区播种工作,建成核心示范区2万亩,辐射带动5万亩。集灭茬、深松、施肥、播种、镇压为一体,简化操作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整地播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据调查,亩节约成本100元以上。据近期田间苗情调查,宽幅沟播苗情长势明显好于普通条播。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完成2020年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补贴肥供应,共补贴生物有机肥2141.5吨、配方肥393吨、水溶肥78吨,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区6个,示范面积1753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养殖企业13家,资源化用量5916.5吨,实施面积5745亩,果园绿肥种植示范园区14个,示范面积2559亩。完成2021年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补贴肥政府采购,全面启动项目实施工作。旱作农业节水项目完成2020年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共建立核心示范区7个,其中果树示范区3个,蔬菜示范区3个,粮食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1000亩。地膜替代技术示范区7个,示范面积1100亩。可降解地膜示范区6个,示范面积400亩。完成外来入侵植物野外调查工作。全县共设立四条踏查线路,踏查点位66个,做样线、样方25个,基本完成调查工作任务。完成全县2022年50个典型地块的土样采集处理及送样工作。四、存在问题1、项目推进工作力度不大,有畏难情绪。特别是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进展缓慢,在创新推广方式,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子方面缺乏新思路、新方法。2、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断档,业务知识陈旧老化。在抓好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方面方法不多,特别是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3、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的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的不紧,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四、2023年工作打算1、做好以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玉米增密度提单产为主的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2、进一步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进度,组织全站力量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组织园区及广大果农树立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升耕地质量的科学意识,全面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工作任务。3、做好相关试验示范田间调查、数据汇总整理等相关工作。4、不折不扣的完成局党委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