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院在区卫健局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紧紧围绕卫生系统工作中心,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能。为了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营造高水平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发展,我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要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22年各项工作情况(一)医院行风创建情况2022年我院为加快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以提高全院职工整体素质为重点,以行风建设为先导,以深化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为载体,精诚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创建工作都有序进行,使我院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广大农民,受到群众好评。(二)本年度内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体检: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共计1308人,录入1308人。为其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高血压、糖尿病筛查:通过下乡体检、村医摸底。12月底高血压管理人数为2253人、糖尿病管理人数为544人。目前还在继续筛查。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根本知识和技能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宣教。充分利用宣传栏,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更新健康卫生知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截止目前,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数量7789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次数61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时间366小时,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更新6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次数12次,参加人数456人,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次数9次,受众人数457人,个体化健康教育270人。3预防接种针对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各类疫苗接种298针次,掌握流动儿童摸底数,及时进行补证补种,全年流动儿童管理26人;强化计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责任继续教育工作,坚持持证上岗,严防预防接种事故发生。3、儿童保健对辖区内0-6岁进行保健管理,进行定期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疾病防治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共管理儿童108余人。4、孕产妇保健对辖区内孕妇3人、产妇5人进行系统管理:从早孕开始进行卫生保健宣教指导,定期产前检查,并对目标人群进行了叶酸发放,投服率均达到管理要求。5、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根底上,通过上门随访效劳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了统一、标准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到目前共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12271余份,电子档案建档12271人。(三)工作亮点1、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我院设立单独的预检分诊台,病区实行“一床一陪护”,家属及患者进入医院务必戴口罩、查验健康码为绿色、监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2、65岁老年人下乡期间免费发放脸盆、围裙、毛巾等。现场气氛热烈,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健康咨询和阅读宣传资料,加深了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2022年我院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意的就医服务。总诊疗人次数3548人次,其中门急诊3454人次、出院94人次。2022年事业收入459002.84元。存在问题和不足1.村级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2、受疫情影响,医院整体业务量较去年明显下滑。3、业务知识欠缺,缺乏创新,创新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院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改正错误、提高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创造优质的医疗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参加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积极挤时间坚持业余自学,努力钻研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理论,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坚定信念,提高素质。二是全面提高工作要求。鼓励全院医疗干事在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要按党员标准要求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五、2023年工作思路和计划1、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服务,全力开展儿童、学生、妇女、老年人等各类群体的预防保健工作。除预防接种等经常性工作,计划一季度完成600余名居民的健康检查,拓宽思路,主动出击,积极与辖区各单位加强紧密联系,为广大居民进行健康优惠体检,进一步扩大医院收入。2、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卫生队伍。人才是卫生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我院目前卫生技术综合素质偏低,全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不足,门诊医师尤其是骨干医师较为缺少,人才缺乏,无后备力量。因此再困难也要挤出经费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制订完善的进修深造计划分批定期公派进修。另一方面要加强院内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第三是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医人才)的引进工作,聘请知名退休专家来我院坐诊,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增加公益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