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我县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项目投资规划、项目申报、政策法规咨询、企业员工培训、融资服务、市场分析等综合服务。 | |
住所 | 富平县政府大楼五层 | |
法定代表人 | 计建荣 | |
开办资金 | 5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6万元 | 1.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了法人证书补换领登记。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县68户规上工业企业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1.54亿元,同比增长1.9%,排名全市第9名。2.截至11月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位列全市第8名。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季度达到36.2%,全年预计完成36%。3.截至11月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位列全市第9名。预计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9%。4.今年以来,我县已深入博远经贸、轩文佳合等20余户拟入规企业进行调研,对接企业入规具体事宜,同时安排专人跟踪服务,成熟一户入库一户。截止目前,已完成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2户,超额完成净增8户任务,其中轩文佳合已入规,陕西羊诺、博远经贸等11户拟入规企业相关资料已上报县统计局。5.截至11月底工业技改固投完成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5%,位列全市第8名。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技改固投6亿元以上,增速实现转负为正。6.编制《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助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及时落实中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奖补、优惠政策,最大限度为企业争取政策性资金。策划申报重点产业链、揭榜挂帅、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累计30余个。截止目前,全年累计新增创新主体13个,普石防水、友研新材料等6户企业获批两化融合贯标,红星乳业获批“专精特新”、“工业精品”、“质量标杆”企业,圣唐乳业获批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北新建材获批“重点新产品”、“质量标杆”和全市唯一“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7.今年以来,全县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积极融入关中先进制造业大走廊建设,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富阎燃气智造产业园、银石高端制造产业园、三秦汽车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入前海智能新创维产业园、前海人寿云计算中心、航空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现场,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实地解决企业生产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截止目前,新增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共8户,分别为陕焦化工、中冶陕压、北新建材、普石防水、大唐热电、光大能源、雨中情防水、元创化工。8.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县紧紧围绕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产业优化布局为支撑,以绿色改造为抓手,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保障,促使县域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截止目前,已推荐圣唐乳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推荐富平水泥申报省级绿色工厂。中冶陕压和富平水泥2户企业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友研新材料、生态水泥正在创建节水型企业。9.工业倍增计划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组建了12个产业招商组,运用市场理念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截止11月底,共招引工业类项目共39个,完成到位资金71.98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5个,合同总金额55亿,到位资金26.146亿元;续建项目24个,到位资金45.84亿元。10.《富平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富平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两个文件已印发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31个成员单位,县财政局按照“除工业用地外的经营性土地出让价款的10%资金纳入市级工业发展基金”任务要求,目前已协调自然资源局完成了我县相关资料的审核及报送。该项资金由市财政局通过年终结算进行办理,第三季度已完成,第四季度相关资料已上报市局审核。11.通过招拍挂出让,富阎产业合作园区管理委员会供应工业用地项目12个,面积18.99公顷,行业分类为汽车制造(兰柏互联智能制造项目、兴治重工装备制造中心项目)、航空运输(云明航空装备制造项目)、华弘百佳新能源、坤琦重工科技等项目及时供应。12.《富平县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于3月30日由主管副县长牵头,工信、发改、环保等10余个部门参会进行修改讨论,目前已印发各单位。同时,已安排专人完成上年度“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评价指标填报工作。13.指导陕西大鹏航空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天衢航空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其中大鹏航空已投产运营,目前已完成“军民融合”认证工作;陕西天衢航空工程有限公司1号厂房建设已完成,2号厂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投产后开展军民融合相关认证工作。14.持续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向企业宣传工业新产品申报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截止目前,已组织中冶陕压、北新建材、勇拓机械和陕富面业4户企业申报省级重点新产品项目。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1.1亿元,占比5.5%,2022年预计达到6%。15.截止11月底,全县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57.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10.6%,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可达到10%,排名全市前三。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我县工业倍增计划重点项目共20个,总投资7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94亿元,1-11月底累计完成总投资15.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0.2%。陕焦化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改等1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80%,16个开工项目全部纳统,纳统率100%。三、存在问题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虽然总体平稳,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统计数据核查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下半年以来,我县工业总产值涨幅连续收窄,11月份增速较10月份回落2个百分点,24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出现负增长,拉低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2个百分点,新增入库企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仅6.5%。同时,四季度因国家统计数据核查核减产值10.3亿元,拉低总产值增速5.3个百分点。截止11月底,在建项目数量仅51个,较上年度减少21.5%,已投产项目16个,较上年度减少31.8%。工业增长主要依托资源型及传统产业的存量企业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偏小,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整改措施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稳增长各项要求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五、2023年工作计划1.加大运行监测力度。对产值下滑企业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力争在年底前实现转负为正。同时,结合当前统计核查情况,由工信局和统计局联合组织专人深入企业一线,对数据上报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按照统计有关规定科学上报企业运行数据,确保工业总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指标应统尽统、颗粒归仓。2.强化项目服务保障。针对银锚门窗基地等未开工项目由专人跟踪服务,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加快圣唐乳业二期等51个在建项目序时进度,确保早日达产达效。主动服务存量企业,对已梳理出的2023年25个新建项目和33个续建项目,提前谋划研判解决存在问题,做大项目盘子。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工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发挥好“政企早餐会”作用,针对企业遇到的融资、要素保障等困难和问题,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为企业扩大生产、释放产能创造条件。抓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取各类助企奖补资金,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2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2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2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