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2-15 08:41
单位名称 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地方志的编纂,全县地方志的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制定,收集整理研究历史旧志,编纂地方年鉴、概况或地情丛书,开展地方志的理论研究等。
住所 富平县政府大楼六楼
法定代表人 赵向武
开办资金 1.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5万元 39.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主要工作(一)持续做好年鉴编纂工作一是完成《富平年鉴(2021)》出版与发放。3月份,完成《富平年鉴(2021)》印刷出版发行。全书设类目30余个,分目100余个,条目700余个,图片100余幅,在突出年度特点、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情况下,正文增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深化改革、地情研究等内容,条目设置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增强了信息含量,提高了可读性。二是统筹安排《富平年鉴(2022)》编纂工作。按照省市“一年一鉴”的要求,年初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富平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3月完成资料征集,并制订《<富平年鉴(2022)>编纂分配方案》,落实编纂任务,明确时限要求;5月份完成初稿编纂;7月份移交出版社;10月份完成出版社审校,11月份开始制作样书。三是提升编纂质量。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文字关和出版关,年鉴质量逐年提升。富平年鉴工作被中指组列入“服务新时代优秀年鉴故事”,编纂经验向全国推广。四是坚持常编常新。反映大事、特事、要事,将“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富平县‘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设为专辑,并收录了《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突出年度特点和时代特征。(二)稳步推进三轮县志编纂工作一是落实编辑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包联制,持续推进第三轮《富平县志》编纂及志稿完善工作。以《富平县志》篇目为单元,实行工作任务交办制,梳理问题清单,提出修改意见,落实编辑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质量过硬,确保县志编纂和志稿完善工作有序推进。年内完成第十三编、第十五编、第二十二编3个编目初稿编纂,提出《关于脱贫攻坚编的修改意见》,督促编辑修改提升。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工作例会、座谈会和参加省市业务培训,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参加了陕西省第三轮修志试点-《黄陵县志》篇目研讨会并做交流发言;9月20-22日,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举办的“精品年鉴品读季”第七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视频会22场次,学习精品年鉴经验,提升编辑编纂水平。三是开展书评活动。撰写第二轮县志书评两篇、《富平县粮食志》书评1篇,全国年鉴征文1篇;积极参与省志办“修志为用增‘三力’”征文活动,上报理论文章1篇,增强编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编辑的综合素质。(三)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2022年,富平县地方志公众平台及政府网站“走进富平”栏目累计发布更新地情信息、文章100余篇,其中,被中国方志网采用1篇,被陕西省地方志网站采用两篇,被渭南地方志微信公众平台采用1篇,被渭南日报采用1篇。截至目前,“富平县地方志”今日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文章540余篇,拥有固定关注读者4000余人,点击阅读量达300余万人次。“富平县地方志”公众平台已成为宣传富平文化、讲好富平故事的一张名片。(四)推动镇志、部门志编纂坚持专家引领,众手成书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修志。指导庄里镇做好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庄里镇志》修改完善工作,在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并协调省志办做好《庄里镇志》由中指组审定有关事宜。2月25日,承办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庄里镇志》终审会,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庄里镇志》通过终审。3月份,《富平县粮食志》由三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志书为我县首部公开出版的专业通志。(五)积极做好旧志古籍整理校注旧志印刷出版再掀热潮。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名县建设,将四部旧志作为重要文化记忆和文化产品,向招商引资企业和客商赠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决定对已公开出版的四部旧志校注重新加印,统一规格,统一装帧,形成《富平县旧志校注丛书集成》。古籍整理校注再结新果。一是历时两年,誊录整理校注了明末清初素有“关中三李”的富平李因笃《受祺堂诗集》,开启了我县李因笃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其著作研究的空白。该校注书稿全套共80万字,拟以四卷本出版发行,目前该书稿已通过三秦出版社选题申报。二是完成《云南机务抄黄校注》出版。该书为富平文献集成第三本,由富平县志办策划,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徐朋彪校注,明代富平张紞编著,全书收录了洪武十五年(1382)二月至二十一年(1388)七月间朝廷下达云南的37篇制、敕、诏、诰成书,详细记述了明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和策略,是研究明初云南地方史重要史料。(六)扎实开展地方志“六进”活动2022年,通过研学交流、会议推介等多种形式,向各镇(街道)、各部门,及葫芦包藏书馆、富平电影院、文史爱好者等赠送《富平县志》《富平年鉴》《富平大事纪略》600余册。5月份,组织举办了富平县地方志“六进”活动暨《富平县粮食志》评介会,向与会单位和人员赠送《富平年鉴(2021)》《富平大事纪略》200余册;与河南省淅川县志办、镇平县志办、阎良区志办等交流志鉴20余册。(七)积极开展读志用志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地方志“读志用志”工作,发挥志鉴资政、育人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读志用志、资料查阅10余次,参与县文联组织举办的富平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摄影书画作品展活动,展示志鉴成果20余种50余册;向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了《富平县志》、传统村落、历史典籍等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相关资料,全力助推创建工作;向国家方志馆、陕西方志成果展、县委宣传部和县档案馆提供《富平县志》《富平年鉴》《富平大事纪略》等地情丛书60余册,大力支持中华版本传承工程建设。(八)深入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一是做好省志办来富调研相关工作。6月28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来富平调研富平县地方志“一纳入八到位”落实及三轮志编修、地方综合年鉴编辑、旧志整理校注、地情丛书编纂、读志用志等工作情况,县志办做好了资料搜集整理、会议筹备等相关工作。二是开展经验交流活动。8月4日,西安市阎良区档案馆来富平就年鉴编纂工作经验、三轮县志编纂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互赠志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先后赴西魏文帝永陵、镜波园遗址、葫芦包藏书楼、赵老峪北村、老虎桥等开展实地研学活动,着力形成重学习、善动笔、强素质的浓厚氛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年鉴编纂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三轮县志编纂,全省率先启动;校注整理了富平旧志。三、存在问题1、县志编纂任务重。已完成第三轮《富平县志》志稿大部分编目的初稿编纂,但所缺的资料还比较多,由于一些部门、单位重视不够,督促资料存在一定困难。2、经费紧缺,专业人才匮乏,修志人手紧,力量不足,提高编纂质量难度大。四、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从制定《年鉴》篇目做起,学习兄弟县市先进工作经验;2、同文体、档案等文化部门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切实做好地方文化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3、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开展好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五、2023年工作1、推进县志续修工作;2、做好年鉴出版工作;3、出版旧志校注丛书集成;4、办好自媒体,宣传方志文化;5、积极开展六进活动,营造读志用志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情况无诉讼情况无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