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提供执法保障。承担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采供血、中医药服务等的日常监督;依法对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并上报处罚建议;承担全市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秦皇南路大秦御港城10号楼四层、五层 | |
法定代表人 | 赵亚利 | |
开办资金 | 101.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85万元 | 12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坚持积极作为,全力全速抓好疫情防控一是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始终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迅速响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第一时间传达精神、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推进落实,确保疫情防控早动员、早安排、早行动,切实发挥卫生监督执法职能作用,确保防控不放松、监督不断档、执法不手软,形成了见行见效的疫情防控监督机制。二是领导有力,率先垂范。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以身作则,突出把方向、谋全局;班子成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突出抓落实、强执行,干部职工坚守岗位、连续作战,凝心聚力战疫情,关键时刻显担当,履职尽责作表率,以使命必达的决心争当疫情防控的“实干头雁”,竖起了坚决抗“疫”的大旗。三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新精神、新要求,明确把握疫情防控关键环节、重点内容,及时梳理监督检查重点,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做到流程清晰、监督精准、防控有力。全年联动县级卫生健康监督机累计出动18403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6323户次、核酸采样点1657个、、集中隔离点37个,下发行政处罚文书4647份;办理疫情防控行政处罚案件109件,罚款2.15万元;停业整顿567户,责令改正1420户。(二)坚持质效并举,尽职尽责抓好监督执法一是执法办案见行见效。依法加强全行业、全领域日常监督执法,持续加大医疗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与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卫生、学校和饮用水卫生等各专业监督检查力度,案件查办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累计办结案件31起,罚款8.68万元。6月底国抽“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和市级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下发后,在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的情况下迅速安排部署,有力有序推进,51条“双随机”任务圆满完成,累计办理“双随机”案件8起,罚款2500元,完成率92.16%、完结率100%。二是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坚持把开展医疗机构质量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医疗乱象专项治理行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专项检查、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医疗废物专项整治、预防接种专项排查整治、抗抑菌制剂专项整治行动、公共场所通风系统卫生专项整治、放射诊疗场所防护用品配备使用专项整治等10余项专项执法作为推动卫生健康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主动梳理排查,真正做到了科学监督、精准监督。累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转办等各类投诉事件5起,投诉办结率100%。三是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到点到位。先后完成了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暨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现场会、省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活动、全省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现场会、省部领导来咸等6次重大活动的驻点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出动卫生监督员48人次、车辆20余台次,检查公共场所21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52份,提供了有力的卫生监督保障。高考期间针对考点开展了疫情防控、学校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展现了卫监作为。4月底5月初,受省监督中心委托承办了全省第20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相关宣传活动,多形式为企业劳动者提供了健康指导和咨询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坚持统筹推进,落细落实其他工作任务一是着力转变作风,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多形式深化“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和全市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坚持“学”字当头、“干”字为先。先后完成了干部职级晋升和推荐提拔、科室划分调整、班子成员分工调整、行政执法证换发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人员、岗位、职能“三到位”,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身体力行践初心、勇于担当做奉献、一心为民办实事的“精气神”,实现了主题教育活动和卫生监督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围绕法律条例适用、监督检查要点等,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等业务培训。组织全体监督员参加了国、省、市新《行政处罚法》、《医师法》等新法修订有关培训和国家卫生监督网络、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法宣在线等网络平台的线上培训考核。执法案件全过程稽查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案卷评查有效提升了全体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养、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轮换工作。支队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先后5次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情况,确定帮扶规划,开展“三送三帮”等活动,主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谋划,并帮助村协调上级硬化生产路120米,建造灌溉机井1眼。二、存在问题与不足对标新时期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诉求,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监督能力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常态下卫生健康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卫生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些新业态、新技术、新领域,我们的监督能力和执法水平亟待提升。二是监督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等监管模式仍需大力推进。三、2023年工作谋划2023年,我们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落实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振精气神、践行新理念,激发新状态、担当新作为,积极开创全市卫生健康监督事业发展新局面。重点拟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疫情防控,紧贴职责推动有序转段坚决落实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方针政策,及时推行“乙类乙管”的有效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中省市最新要求,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疫情报告、疫情控制、预防接种、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落实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依法监督,推进科学防控,着力构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长效机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二)抓监督执法,紧盯关键提高监督效率推动日常监督和“双随机”抽检统筹开展,在拓展监督执法力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不断加大集中执法、联合执法力度,加强对监督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强化办案意识,提高问题线索成案率,保持高压态势,为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发挥必要的信息引导、辅助决策作用,形成强大震慑。(三)抓案件质量,紧压责任规范案件办理以“办铁案、铸精品”为目标,开展行政处罚案件合议、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疑难问题法律咨询,提高案件查办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严格办案审批程序,规范使用执法文书,提高证据收集运用质量,精准运用法律“标尺”,推动案件查办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精准,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风险管控到位,保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经得起审核、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检验,切实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抓专项执法,紧握利刃维护行业秩序高标准完成《传染病防治“执法+专家”》试点项目;继续做好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医疗乱象专项治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抗抑菌制剂专项执法行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专项监督执法、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专项治理、重大活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保障等专项工作,确保把活干好、把活干细。(五)抓信息赋能,紧追大潮转变监管模式强化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提高日常监督现场手持执法终端使用率,定期进行数据质控,月统计、季通报,强化信息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积极推动“互联网+卫监”建设,着力提升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现代化水平,积极探索从人海式监督到“智慧卫监”。(六)抓创新突破,紧随诉求优化为民服务坚持把守正创新作为做好监督工作的不竭动力,积极拓展监督“宽度”,延伸监督“长度”,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责任制,展现卫生健康监督工作新气象。坚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监督”的执法理念,切实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