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职业介绍中心

铜川市职业介绍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14 14:40
单位名称 铜川市职业介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服务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职业招聘洽谈会组织·劳动力转移、登记、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便民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辛治国
开办资金 2.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就业促进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4万元 1.0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职业介绍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7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情况服务保供企业。通过“秦云就业”、“猫头英”微信小程序组织线上招聘会,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同时要求各区县为目录中企业开展点对点的服务,建立保供企业服务清单。建立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做好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就业工作的通知》(铜人社发[2022]4号)、《关于做好留铜和返乡等重点群体摸排工作的通知》(铜政就工办函[2022]1号)等文件,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按照时间节点分批周上报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数据。全方位摸排服务。春节前后,通过摸排返乡人员5787人,留铜人员2647人,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准确掌握培训需求、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等。过年前后陆续向留铜农民工、返乡劳动力等各类劳动者发送慰问及政策宣传手机短信60万人次,制作并发放包含旅游套票和培训券的人社大礼包4000余份。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对接辖区内及行业内企业,开展留铜外地农民工生活关爱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发放旅游套票、免费开放市内体育场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性广场等多种形式,为留铜外地农民工送温暖、献爱心。其中为华能、澳威、重装、铭帝铝业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口罩、消毒液及各类食品等年货礼包1000余份,让留铜人员安心过春节。开展就业大篷车活动。联合铜川市五家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就业大篷车下乡巡回招聘专项活动”。先后深入全市90余个镇、村(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现场招聘,发放年画、就业创业政策折页及彩页、岗位信息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咨询人员6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依托“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活动,多频次、分行业、分岗位举办特色鲜明的专场招聘,截止目前,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52场,其中线下招聘会28场,线上招聘会24场。截止目前,开展抖音直播带岗83场,累计推送2093家企业共30824个岗位信息。累计征集1000余家企业6.5万余个岗位信息,通过报纸、微信、网站、抖音等多个渠道发布;建成全省首家零工服务中心,将原来马路边自发形成的招工市场引导规范搬进服务中心,2022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开发了“铜川有活儿”线上功能,为零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提供双向信息对接服务,截止目前累计进场2000余人次,登记注册灵活就业人员530余人,发布就业岗位8548个。举办助企纾困政策解读会。组织举办了五期助企纾困政策解读会,全面宣传稳市场主体、稳经济、稳就业惠企纾困政策,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累计220家企业370名法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与了政策解读会。多渠道助力复工复产。主动对接企业,成立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通过包抓企业点对点服务的方式,摸排全市80余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将征集到的780个岗位不间断进行发布;组织人力资源公司开展送人进企活动,累计为60家企业送工170人。做好返乡务工人员疫情防控。督促区县开展重点地区务工及返铜人员信息摸排,落实“人盯人”责任。按照市疫情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各类信息准确无误,持续更新。截至目前,累计摸排全市在外务工人员25867人(省外务工10675人,省内务工15192人)。劳动事务代理。累计收缴灵活就业人员医保2223人,共计51715.13元。办理灵活就业人员转出691人,转入1167人。养老退费43人(其中死亡退费30人,多缴退费13人),灵活就业人员退休306人。落实各项补贴。一季度发放2021年度灵活就业人员“4050”社会保险补贴511人,共计392万余元。发放2022年“4050”社会保险补贴252人222万余元。受理15家人力资源公司申请职业介绍补贴1997人,补贴金额99.85万元(其中327人16.35万元正在公示中)。为162人发放2022年校园招聘补贴8.1万元。特色工作。。工作完成情况截止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其中省外务工1.05万人,省内市外务工2.18万人,市内务工3.27万人,完成任务5万人的130%。存在问题1、由于我市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吸纳能力有限,就业岗位开发难度较大,就业收入普遍较低。2、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文化程度偏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要求过高,以及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失业人员的竞争,导致劳动力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改进措施1.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作用,继续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持续优化“铜川云就业”“铜川人社”微信公众号及人社局网站等自有媒体平台,继续加强与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及抖音、微信强植、各类数字化新媒体平台合作,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2.持续收集发布岗位信息。广泛征集各行各业岗位信息并定期更新,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发布。指导各区县及民营人力资源机构下沉基层送服务、送岗位,在各乡镇集会时开展小型招聘会,对有集中外出需求的农民工进行摸底登记,点对点服务,集中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2023年度工作计划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一是充分利用“铜川就业信息”抖音号,预计开展96场抖音直播带岗招聘。二是围绕六大产业链,全方位征集岗位信息,多渠道发布。三是做好“春风行动”、“就业大篷车”、“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项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四是持续发挥零工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大力推广“铜川有活儿”线上功能,扩大零工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信息库建设,提高平台知晓率,同时指导更多的用工企业和零工人员使用该功能,让“铜川有活儿”真正成为零工发布和求职的主阵地。开展全市劳务品牌评选工作。指导区县开展劳务品牌创建工作,预计年底前每个区县至少培育1个特色劳务品牌。落实各项补贴。根据省市相关补贴规定,按时发放社保、4050等各项补贴。预付拨付2023年校园招聘补贴1801人共计20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