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礼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2-14 13:55
单位名称 礼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农业机械及其使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业务范围:围绕各类农用机械构造、使用、保养,维修全程提供技术宣传培训服务,推广新的先进的农机具及技术。
住所 礼泉县朝阳大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高丹
开办资金 2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礼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万元 16.42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政治学习与活动1、政治学习加强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农机校党支部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钥匙,不断剖析自己身上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观点,排除它们的侵袭与干扰,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思想防线,自觉有效的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了不变质、不变色。2、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立机构。按照上级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要求,成立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领导高丹同志担任,并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陈薇同志担任,并安排专人处理活动日常事务。领导带头。从领导开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求同志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先要做到。讨论制定了结合学校实际详细而严格的活动计划。二、学以致用,促进工作(一)凝心聚力,农田全程机械化高质量推进1、在石潭镇北其村礼泉醴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植保无人机专业队伍技术培育项目,以礼泉醴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飞防作业组织植保无人机培训培育为切入点,在我县针对示范园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操作手、高素质农民等有志于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的50人进行基础性技能培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联社参与”的思路,围绕无人机服务队伍建设、操作培训等方面,着力提高飞手对无人机的操控能力,不断充实植保无人机专业化飞手人才队伍。截止2022年10月底完成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19.12万亩;培训无人机驾驶人员83人。目前,全县拥有无人机合作社3家,高智能植保无人机41架。2、在石潭镇北其村实施植保无人机果树飞防技术改造提升项目,建立植保无人机果树飞防技术试验示范点1块20亩,设立标识牌5个。建设150平方米的研发工作室;购置编程设备、热风焊台、电子元器件、电调、电机、控制设备等研发改造设备,对植保无人机喷头进行研发改造,研发出离心雾化喷头12个,在石潭镇北其村示范点进行机艺融合对比;获取2个离心气雾喷头专利;果树飞防作业面积1.21万亩。举办现场演示会1场,培训植保无人机操作手30人,现场解答操作手提出的问题,发放宣传资料230份。3、在烟霞镇欣农兴示范园实施葡萄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引进遥控割草机1台,履带式拖拉机1台,果园轨道运输机2台,枝条粉碎机1台,喷雾机1台;建立试验示范田200亩,进行葡萄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推广,举办葡萄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1次,进行葡萄生产机械现场演示培训,做务技术培训,培训技术指导及机械操作人员53人,印发宣传资料等。4、在石潭镇南其村礼泉沃地耕耘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库棚建设项目。建设钢结构砖混机具库棚541平方米,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改善农机具存放环境,提高机具安全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引导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机具利用效益,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优势,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二)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我校按照“塑造培育对象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示范带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农机操作维修技术、水肥一体化使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主要内容,采取“专家授课、学员自学、田间培训”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机械实训活动。今年我校承担市级直播带货50名中级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电子商务50名、农机班5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电子商务和农机班理论课培训现在已经培训7天,市级直播带货理论培训3天,我们有信心按照市上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做好培育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三)扎根基层,“三农”服务不断创新我校坚持以“一切努力只为群众满意”为总目标,帮助群众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性能、操作技术、安全事项进行指导培训;在全县认真开展玉米机收减损、小麦宽幅沟播等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农民350人次。(四)强化宣传,信息宣传推广历史空前充分利用市、县电视台、学习强国、咸阳日报、咸阳百姓报、网页等新闻媒体、自媒体,广泛宣传我校在农机具引进示范推广、农机培训工作中新作法、新思路及带动产业发展示范引领典型事例等,共发表报道、信息、美篇36篇。三、产生效益1.经济效益。葡萄整地、割草、修剪、喷药、运输等环节机械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农药用量减少50%,人工成本减少110%,效率提高200%以上。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本项目,进一步提升项目区葡萄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延伸葡萄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土地利用率,推动引领全县乃至全市的葡萄生产机械化升级和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增加植被覆盖率和制氧能力,有效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效应作用,实现生物多样化,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增加土地利用率,减少杂草及杂草滋生病虫害。四、存在的问题和与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2、专业业务水平不高,处理应急事故能力不强。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3、工作上普遍存在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二)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继续拓宽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问题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位要形成制度,每周固定4个小时进行政治理论学习。2、单位今后要多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我们要求单位每位职工做事务必讲究效率,要言必行,行必究,改变过去的拖拖拉拉的工作习惯。把每一个工作都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位。3、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向领导、向同事多请教,遇到的问题,与同事们进行多沟通,学习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通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度,我们始终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狠抓任务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自觉性、更扎实的工作,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行风建设。根据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部署,今年我校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重点。1、加强机关建设提升职工业务素质。改善办公硬件设施、修建办公区域,加强机关农机文化建设,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能力,外出观摩调研考察学习。2、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因地制宜开展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果园生产机械化、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等技术创新,促进设施栽培技术、机械装备配套集成。统筹推进油菜机播机收、高效植保、秸秆处理机械化,积极推广果蔬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促进设施农业农机化发展。3、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合理规划布局,精心组织实施,加强指导服务,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验收,持续推进我县农机合作社的布局建设,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互联网+农机服务”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4、积极争取实施省级、市级农机化项目。积极实施2022--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中级电子商务班50名,初级电子商务班100名;现已向申报市级2022年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农机文化长廊建设,2022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库棚建设项目。5、其他工作要不折不扣,坚决服从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听从局领导安排,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发扬我们农机校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