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14 10:41
单位名称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动物预防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疾病测报、监测和防疫,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和扑灭。
住所 蓝田县北环路西段20号
法定代表人 史志强
开办资金 35.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96万元 24.55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养殖基本情况:截止2021年底,全县生猪存栏7.24万头,肉牛存栏0.43万头,奶牛存栏911头,羊存栏1.95万只,鸡存栏128.47万羽,其他禽存栏3.15万羽,犬存栏数1.53万只。二、今年工作总结1、政治学习常态化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活动,并赴照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站位和主动工作意识。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对养殖场(户)的养殖技术及免疫指导,和“犬只免疫进社区”宣传活动。2、学术比武大讲堂为了积极应对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新《动物防疫法》宣传、学习活动,并通过单人单桌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考试成绩及格率达到91%,优秀率达到37%。中心利用每周三下午组织干部轮流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大讲堂”活动,通过干部个人主讲集中授课的形式,有效增强了干部知识储备,提高了个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了单位工作水平。3、组织建设规范化一是明确科室职责。完善请假、财务等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措施。二是及时调整11个基层站站长和疾控中心5个科长,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干部,优化人员结构,落实岗位职责,责任到人。三是提升服务意识。严格落实基层站同志和养殖户到中心办事“只跑一次”制度。四是成立了工会组织。建立了领导与干部职工的沟通桥梁,增强了广大干部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提高干部工作主动性。五是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畜牧小区新冠疫情值守执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4、办公环境有改善一是调整中心办公格局。启用三楼办公室,整修房间及厕所,更换添置办公桌椅,调整办公室人数,创建了整洁、安全有序的办公环境。二是对6个镇站的危漏房屋进行了修缮,更换基层兽医站标牌及动物防疫法宣传牌,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增强了干部工作热情。5、动物防疫全覆盖(1)中心精心部署,起草印发了2021年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意见,实施中心各科室包片制度,制定动物防疫规范要求和严格的疫苗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免疫疫苗出入库的管理,并要求镇(街)畜牧兽医站严格把控疫苗使用计划,并建帐登记,记清来源去向。做好“先打后补”政策的宣传工作,为明年该项工作全面实施奠定基础。(2)开展了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的集中强制免疫和以“猪瘟、新城疫”的全面免疫。(3)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累计已免:猪口蹄疫12.23万头;猪瘟12.29万头;肉牛口蹄疫0.76万头,奶牛双价口蹄疫0.15万头;羊口蹄疫3.75万只,小反刍兽疫1.9万只;禽流感244.44万羽,新城疫237.71万羽;其它禽禽流感5.15万羽;狂犬病1.57万只。各畜禽病种应免率均达到100%,各类家畜耳标挂标率达100%,畜禽免疫档案建档率达100%。(4)加强日常补针工作。各镇(街)兽医站对上圈和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了补免,全年补免猪口蹄疫4235头、牛口蹄疫255头、羊口蹄疫1324头,鸡高致病性禽流感11.98万羽,其它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3.56万羽,小反刍兽1119头,犬只狂犬2223只。我县坚持实行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均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自主免疫,并按规定落实规模养殖场户自采疫苗报备制度,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了辖区内免疫密度和质量。6、村镇养殖建台账为加快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中心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快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牵头举办了“蓝田县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培训会”,安排专人统计、通报录入进度,对进展缓慢的镇(街)站进行手把手现场教学,并对认真完成辖区内养殖场户档案填报,积极指导督促辖区内养殖场户进行信息注册、备案登记,并对村级养殖台账和智慧动检App录入一条完整信息实施奖励机制。截止目前在“陕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已备案登记养殖场户信息2948条。7、监测流调高精准一是坚持非洲猪瘟防控排查。坚持非洲猪瘟排查工作7天一轮次,目前累计开展非洲猪瘟排查83轮次,坚持每日上报非洲猪瘟排查进度及非洲猪瘟紧急排查日报告。排查养殖户834户,生猪存栏7.24万头。二是扎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全年共开展应急流调工作24次,其中猪瘟9次、疑似非洲猪瘟4次;牛结节病4次;羊布病3次;人间布病2次;羊肺炎1次;蛋鸡应激反应1次。中心以现场询问、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全县开展布病专项排查工作,排查7个镇31个养殖场,并将31份调查表进行分析研判,撰写专项调查报告,上报市中心流调科。统计各站疫情月报903份,累计上报43次疫情周报。通过分析发现我县目前秋冬季主要以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支原体肺炎、猪密螺旋体痢疾多发。三是实验室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生物安全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春季集中抗体抽样检测,共检测禽流感H5亚型60份,禽流感H7亚型60份,新城疫60份,牛O型口蹄疫50份,羊口蹄疫40份,猪瘟80份,猪口蹄疫80份,狂犬病76份,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70%以上,为免疫抗体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秋季完成送市全血样品120份,送农业部鸡血清20份,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双拭子60份。中心实验室开展禽流感H7跨省调运检测15批次,25场次,共检测750份血清样品,出具检测报告书25份。8、防疫督导不间断中心按照科室包镇(街)站责任制度,成立四个防疫督查指导工作组,多次巡回到包片区进行督查指导,加强了免疫技术操作、规范免疫档案填写、严格疫苗储藏及使用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强调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针有效,重点检查疫苗物质管理、免疫档案填写、免疫密度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督促各基层兽医站在春秋防疫结束后继续做好免疫档案记录。9、布病净化很彻底一是全县畜牧兽医站积极对养殖场户宣传“布病”防控知识;二是积极指导并严格监督各养殖户搞好养殖场环境卫生;三是中心采购充足物资为保质保量完成采样任务提供物质保障;四是制定并印发县2021年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实施方案、专项检测调查实施方案、采样工作实施方案。中心对基层站分批次送至的血清样品及时检测并出具报告,共检测血清15578份,其中牛血清3352份、羊血清12226份,对血清呈阳性牛羊交由相关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面完成牛、羊布病净化阶段性工作。三、2022年工作计划回顾2021,中心工作成绩斐然,成果更是来之不易,是上级正确领导和同志们辛勤努力的结果。欣喜于良好成绩的同时,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将认真汲取教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一是持之以恒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二是重点扎实搞好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严格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切实提高疫情预警能力。积极增强防疫物资储备能力,认真做好动物防疫物资和疫苗的接收、发放、冷链运输、储存等工作。持续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随机抽样力度,掌握真实免疫状况。继续开展布病净化采样检测工作,全面完成蓝田县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任务。三是继续抓好基层站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扎实搞好免疫技术和自我安全防护的培训工作,围绕重点免疫病种强化技术培训,查漏补缺,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四是继续做好科技入户工作,增强广大养殖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知识,推动全县畜牧养殖技术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