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公路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参与拟定农村公路行业发展政策、规划;承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产保护技术指导和监督;农村公路信息采集统计;农村公路技术交流培训、科研及成果推广应用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铁诺南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晓锋 | |
开办资金 | 236.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2.98万元 | 357.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公路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达标。印台区开展了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活动,宜君县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成“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待验收命名)3个、县级示范村5个。至此,我市耀州区、印台区、王益区和宜君县全部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达标。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提升我市农村公路养护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全市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建立了“通返不通”动态监测台账。每月对通村公路通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间断开展“回头望”自查自纠,确保全市359个建制村通村公路均通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交通保障。一是与市运管处联合对全市108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两通”情况进行了抽查,抽检率达30.1%,对发现存在公示牌涉及的路长、养护责任人、乘车联系人、乘车方式调整变化的,督促区县及时整改更新。二是水毁修复达到灾前标准。2021年全市农村公路秋汛灾情损失累计达到3.2亿元,我处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全市农村公路水毁灾情抢修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关于开展全市公路路况恢复攻坚行动的通知》,并从今年3月份至6月份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大干4个月的农村公路路况恢复攻坚行动,月检查月通报,以不低于原技术等级标准,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公路水毁修复进度,提升路况服务水平,全市累计完成水毁修复项目32个101公里,恢复到灾前水平。三是扎实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考核反馈问题。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考核中反馈我市2021年度印台区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7.2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9公里和耀州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座建设任务未完成问题,经我处督导于7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3.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为进一步弥补农村公路建设短板,完善“以奖代补”考核机制,健全农村公路质量责任体系,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以市局名义印发了《铜川市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推进年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2022年续建和新建项目颗粒化责任清单,完成“以奖代补”系统数据审核工作和建设项目进展统计上报工作,“以奖代补”考核位列全省第二。每季度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比通报,通过开展建设项目“五比五看”劳动竞赛,不断促进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全年农村公路共完成建设投资1454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投资12649万元,耀州区、印台区的省道106柳林至崾岘公路和王益区的墙下塬村至王益村公路、郭家河至冯家河公路、常家河至白家河公路均已建成通车;桥涵配套完成投资538万元,宜君县的徐家河桥已完工;危桥改造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完成投资905万元,均已完工;村道安防工程完成投资452万元。同时,根据省市统一按排,完成了全市“十四五”农村公路项目库中期调整工作。4.养护工程全面完成。2022年我市农村公路按照“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先重点、后一般,先县道、后乡村道”的原则,实施养护工程117.9公里,完成投资4149.98万元,占计划的100%。其中:宜君县完成2106.49万元,印台区完成687.01万元,王益区完成463万元,耀州区完成754.23万元,新区完成139.25万元。5.绩效考核成效显著。严格日常养护成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区县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质量、资金到位情况挂钩,促进养护质量水平提升。一是深化巩固“养护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果。检测农村公路路况1441.783公里,其中:宜君县452公里、印台区277.866公里、王益区99.775公里、耀州区562.142公里、新区50公里,完成计划的40%。我处单独对新增省道、部分县乡公路等合计750公里进行了路况检测。新增省道MQI优良中等率达81.6,新增省道PQI优良率达73.89%;农村公路MQI优良中等率达79.37%,农村公路PQI优良率达44.87%以上。二是农村公路养护应急除雪再添新设备。投资154.5万元为耀州区购置全市首台滚刷式大型除雪扫(湿扫)路车,为印台区、新区各购置1台滚刷式皮卡除雪车,提升农村公路除雪保畅和治污降霾养护作业水平。三是加快我市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步伐。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宜君县农村公路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6月份,我处安排7.5万元为各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配置了专用笔记本电脑、GPS采集系统及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灾毁采集统计等多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专项安排5.5万元为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农管所制作了“两图一表”,做到养护线路、养护质量及组织机构心中有数,极大提高了养护管理效率。四是完成全市农村公路绿化任务960亩。6.农村公路平安大局保持稳定。一是农村公路建立了“双路长”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养管责任,目前全市设置县道公示牌83个、乡道公示牌135个、村道公示牌431个,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二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道路交通安全三年行动”,“一表三清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安全生产专项工作,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累计整治安全隐患27处。三是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完成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日报及防汛消防安全情况落实。四是成立农村公路防汛抢险组织机构,确保安全度汛。五是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和每年2次的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全市共排查整治安全隐患45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打造了农村公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行车环境。2.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3.创造了通畅安全的农村公路行车环境。三、存在的问题1.受生态、环保、土地和行政审批等政策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周期过长;2.建设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不理想,仅部、省补助资金到位,区县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困难;3.路产保护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四、改进措施1.继续加大月季检查及考核力度。2.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水平,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完整,确保和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五、2023年工作计划1.加快建设工程推进力度。督促区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和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抓好环境保障与项目管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受控和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2.强化行业监管服务水平。定期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进度、质量抽检、安全和养护管理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好路杯”考核办法和《铜川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补资金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对区县养护管理成效和资金到位进行考核兑现,不断促进行业管理水平提升。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完成30户以上通组路和通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任务,持续开展“通返不通”动态监测,巩固提升“两通”建设成果,保障所有建制村公路通畅。4.抓好基层一线技术指导。“农村公路技术服务小组”下基层,到工地建设一线,开展技术方案咨询、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区县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5.探索路产保护新机制。指导好区县开展农村公路路产保护工作,建立路产保护与交通综合执法互联互通机制,提升路产保护数字化管理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