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潼关县>
潼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潼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2-09 15:23
单位名称
潼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赋予农业农村部门承担的农业执法职责,承担全县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产品质量、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动物卫生、植物检疫以及渔政等行使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
住所
潼关县和平路南段103号
法定代表人
赵立青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潼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4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范围展开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我们以实现农资经营主体合法、农资商品质量合格为工作目标,全面对辖区内农药经营进行全面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2人次,整顿市场44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311次,印发相关资料2.2万份,查封扣押农业投入品1200余瓶袋共计1000余公斤。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10件,结案10件,罚款8万余元,办理简易程序案件39起。有效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同时,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调运动物55起,劝返违规调运动物运输车辆48辆。组织执法人员收看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视频,并及时传达落实农资打假工作。3月初即制定了农资打假方案,做好职责分工,将各项工作细化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方向、有重心。强化禁渔执法,打击非法捕捞。黄河流域禁渔期为4月1日至7月31日,为加强禁渔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我队在白天尤其是夜间加大执法巡查的力度和频次,定期与不定期在黄河、渭河及我县区域内所有的天然水域扎实开展禁捕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车辆91辆,船、艇巡护66次,水上巡航里程1354公里,没收鱼竿13根,劝阻垂钓人员1812人次。我们坚持24小时值班检疫执法,守好陕西东大门。从2021年元月1日起我们就以守好“东大门”、筑牢“防火墙”为基本要求,持证上岗,扎实工作,实行24小时值守值班检疫。截止目前,今年共检查、检疫、消毒各类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370辆,其中,检查入陕生猪185车36496头,鸡17车100470羽,牛4车38头,鸡产品55车506001.35公斤,羊产品11车10324公斤。检查过境车辆98辆,包括鸡69车149650羽,猪11车1064只,牛13车296头,羊5车385只,相关数据已全部上传“陕西智慧动监”。同时,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调运55起,立案处罚7起,罚款5万余元,劝返动物运输车辆48辆,通过检疫和执法有效的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一是加强品种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对辖区34家重点种子门店经营的玉米、棉花、大豆等120个样品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农药专项检查。检查农药品种500多个。三是狠抓农产品监督抽检。根据农产品上市情况,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共抽检样品35个,全部检测合格。制定了《潼关县农业投入品纠纷调解办法》,明确调处原则,规范调解程序,严格痕迹管理,做到自信坚毅,客观公正,依法依规,讲究技巧,及时果断。今年共接到包括12345处理单在内15起投诉及纠纷,成功调处15起,主要涉及农药、种子、动物诊疗、兽药、化肥等方面。所有诉求执法人员均做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有效的化解了矛盾,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万多元,同时打击了一批违法行为,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没有发生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县农业市场健康发展。使全县农资经营主体合法化、农资商品质量合格化,强化农业监管,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2、通过执法宣传检查,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损失,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我县农业投入品市场通过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健康发展。但农业执法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执法监管范围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执法人员编制少,工作经费无保障,执法装备不完善,业务培训经费无着落,执法能力和水平与当前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2、宣传力度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农业投入品经营商直接向村一级布点销售,很大一部分农民没有掌握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对购买了假劣农资后如何追索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甚了解,以及农资经营者不建立经营档案,不开具有效售种凭证,致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到假劣农资后,追偿困难,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加大农业违法行为案件查处力度。我们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大开展市场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以最严的处罚对违法分子进行惩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案件的查处数量,进一步维护我县农资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2、加大对农资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检查力度。要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为重点,结合农时和当地实际,加强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和专项整顿,加大检查频次,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3、提升农业执法能力培训。将加大执法人员队伍培训,提高队伍思想、业务素质,打造专业执法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县打击农业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经营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的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