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援助中心在区总工会正确领导下,以开展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抓手,各项工作得以提升,彰显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现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22年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1、大力开展“冬送温暖”慰问活动根据区委“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坎上,让困难职工及坚守一线岗位的干部职工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2022年春节前组织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对走访的困难职工、困难劳模、社区困难家庭等100余人,每户送去大米、面条、食用油等慰问物资,共使用资金1.44万元;通过深入摸底调查,将43户相对困难的职工列为区级领导交友帮扶对象,每户发放慰问金1000元,共使用资金4..3万元;对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的9户特困职工家庭,每户发放医疗救助金2000元,共使用资金1.8万元;慰问支援西安医护人员家属190人,共使用资金3.5万元。在此次送温暖活动中共使用资金11万余元,我们坚持专款专用,精准到户,把帮扶资金真正发到了有困难的职工手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通过帮扶、送温暖活动的开展,有效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2、积极开展2022年“春送岗位”就业招聘行动为了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进一步促进企业用工,扩大就业,带动职工增收,切实解决职工操心的事,区总工会于2月中旬至3月底在全区开展了2022年春送岗位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困难职工、因疫情滞留就业地的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农民工、去产能企业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有就业意向的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与市总工会、市、区人社局紧密配合,并依托“秦云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汉中英才网”,开展以线上招聘、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争议咨询等为主的就业服务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建便捷高效、人岗相适的线上招聘求职对接平台。积极参与市总工会、市区人社局“春风送岗位就业送温情”活动暨苏陕协作现场招聘会参加招聘企业数218家,提供岗位11083个,参加招聘会人数6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2816个。2022年2月10日汉台区武乡镇劳务输出欢送仪式260余人参加,并为务工人员送上了爱心大礼包。3、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下半年的金秋助学是工会每年都要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中心根据困难职工实际情况,今年金秋助学帮扶城镇困难职工3户,困难农民工4户,每户发放助学金3000元,使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1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受到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已成为区总工会服务职工最具影响力的帮扶品牌之一。4、认真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以送温暖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一是深入到困难职工较多的企业,走访等形式,了解企业的困难状况和原因;二是深入到困难职工家庭中,详细了解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掌握最新的情况,完善困难职工档案,根据走访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帮扶工作,为开展好帮扶服务提供重要依据,解决好各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通过认真调查,对遭受重大意外事故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专项生活救助;对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大病的,进行专项医疗救助;对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专项教育救助。全面深入了解掌握企业所急所愁、职工所思所盼,多措并举,提高帮扶实效。5、积极主动工作,信访接待日益完善积极完成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素质。接待困难职工的来信来访,坚持不推诿每一个来访者,对来信来访求助的事件做到件件有回音,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涉及改制、用工、劳动纠纷等问题,加强与人社、财政、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和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对接,统筹规划各类帮扶资源,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需求,推动和帮助问题的解决,使来访的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就业招聘活动,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2、强化帮扶实效,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在2022年冬送温暖活动中,共计发放帮扶资金11万余元,帮扶救助340余人。3、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共计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农名工)7户,共发放助学救助金2.1万元。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服务职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全总、省、市总工会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在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方面还比较欠缺。2、改进措施:我们将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源,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为企业和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与企业职工的关系。四、2023年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从职工多样化需求出发开展工作,打通服务职工的新途径,使服务更直接、更深入、更贴近职工,努力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把困难职工援助服务的品牌特色做实做细做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