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畜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种畜禽良种的繁育改良、引进和示范技术方案、牧草良种的引进和示范技术方案的拟定和实施;种畜禽质量标准体系拟定;草原管理和草原建设开发的技术推广、牧草种子检验等。(涉及资质认可和行业许可内容的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内容为准) | |
住所 | 西安市北关龙首村未央路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帆 | |
开办资金 | 5790.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27.59万元 | 3954.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重点、务求实效,强化管理、提高能力”的工作思路,以做好厅局重大畜牧产业项目技术支撑为重点,以提升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为目标,以加快畜牧业关键实用技术示范推广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狠抓目标责任落实,为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一、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以畜禽性能测定为重点,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应查尽查,应测尽测,全面查清我省畜禽种业家底,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夯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一)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督导服务。组织各级普查工作人员参加国家普查办举办的畜禽品种生产性能测定线上培训会7次,举办2期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与技术培训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精准培训,全面提升普查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同时积极组织省级专家、技术督导组赴关中黑猪、秦川牛等22个测定单位开展现场调研督导,全方位指导生产性能测定及影像资料拍摄工作,扎实推进普查工作。(二)严格普查审核,把好数据质量关。及时成立数据审核与质量控制工作组,按照“工作组复核+现场抽查+反馈修更”的方式对面上普查数据进行全面核查、梳理整改,共核实上报畜禽(蜂、蚕)资源数据1.81万条,全面查清了我省畜禽品种数量及分布状况。目前,我省现有畜禽遗传资源25类132个品种,群体数量615.2万头(只、羽),其中地方和培育品种21个。(三)加强工作调度,加快工作进度。制定印发《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系统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级普查机构积极开展基本信息登记、影像采集,以及繁殖性能和屠宰性能测定,科学评估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变化情况。全面推行普查工作月调度,及时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以先进促后进。在11月初国家普查办生产性能测定进展通报中,我省畜禽和蜂工作进度分列全国第五名、第二名。(四)及时回溯核查,保护濒危资源。组织专家对去年普查未发现的“陕北鸡”进行再回溯核实,对新发现的“镇坪乌鸡”资源进行鉴定,并将回溯及鉴定结果上报国家普查办。针对“太白鸡”资源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组织国家、省级普查指导专家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积极指导抢救性保护工作,确保濒危资源不灭失,目前,太白鸡由普查时的51只扩群到138只。(五)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种源故事。认真做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向国家普查办择优推荐了10个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和6个种质资源转化典型案例,以及10个地方品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经验做法优秀案例,积极宣传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发现的典型种质资源故事,制作秦川牛、关中驴等地方品种推介微视频4个,在《中国畜禽种业》《中国畜牧业》等杂志发表文章5篇,努力营造公众参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二、重大畜牧业项目建设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围绕千亿级乳制品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开展集成配套技术应用及示范抓点工作,全面提升奶业振兴技术服务保障能力。(一)积极推广DHI综合配套技术。在关中高产奶牛核心区的临潼、泾阳、乾县、千阳、陇县等县区,积极推广DHI、TMR和牛场管理软件“三位一体”综合配套技术,全面提升奶牛生产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共测定奶牛3.6万头,参测奶牛平均305天产奶量为1.02万kg,乳脂率为3.85%,乳蛋白为3.35%,体细胞为19.02万个/ml,奶牛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二)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千阳、陇县等地基础条件较好的规模奶牛场,大力推广“十化”管理模式,即“牛场建设科学化、生产设施现代化、饲养品种良种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疫病防控制度化、生产环境生态化、生产效益最大化、监督管理常态化”,规模养殖场奶畜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扎实开展奶山种羊鉴定和核心育种场认定工作。督促关中奶山羊主产市区积极开展种羊鉴定,全年共完成种公羊鉴定1355只、基础母羊鉴定7186只,其中一级以上种公羊69.8%、基础母羊82.5%。组织专家积极开展核心育种场创建指导工作,加强对良种鉴定登记、品种选育改良、核心群组建的现场审核,全面提升奶山羊核心育种场建设水平。目前,我省共有2个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10个省级核心育种场。三、畜牧关键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围绕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抓模式,推典型,畜牧关键实用技术推广有成效。(一)抓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持续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举办畜禽养殖标准化技术培训班,对基层技术干部和创建场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专家组对各市推荐的11个部级示范场进行现场审核,严把质量评审和遴选推荐关,6家养殖场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审核,3家标准化示范场复验合格。(二)抓典型生产管理模式示范推广。紧紧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方向,组织专家与泾阳建兴奶牛场合作,指导牛场通过圈舍改造扩建、发酵床体养牛、关键环节控制、粪污无害化处理、流转农田消纳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探索出“奶牛生态养殖模式”,为规模化养殖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三)抓畜粪禽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示范推广。在充分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向全国畜牧总站推荐了洋县胜旺泰养殖有限公司等三个养殖场户畜粪禽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列》一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不断提高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四)抓牧草新品种试验示范。持续开展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今年在甘泉试验点新增了3个紫花苜蓿和3个燕麦品种,组织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查看、视频培训等方式,督促指导试验点认真做好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鉴定等观测记录,努力确保草品种区域试验质量。配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承担2021年度粮改饲任务的16个县区的29个补贴主体进行了青贮料抽样,经检测29份样品全部合格,通过青贮饲料质量跟踪评价,积极推动青贮饲料品质升级。(五)积极开展猪常温精液抽检。组织人员对纳入生猪良种补贴范围的16个种公猪站和大型生猪企业开展常温精液抽检,共抽检猪常温精液121头份,合格样品116头份,合格率为95.87%。同时对种公猪站的精液采集稀释、活力测定、保存配送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种公猪站的制种供种质量。四、畜牧生产信息统计监测能力持续加强围绕畜牧产业发展,优化监测网点布局,不断提高数据监测质量和综合分析能力。(一)畜产信息监测网络进一步优化。根据各监测市县的生产实际,及时优化调整监测布局。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了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监测县、73个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奶山羊监测县,10个生猪及蛋肉鸡监测市、460个监测村、650个监测场、67个生产成本与效益调研县,生产信息监测网络进一步扩大。(二)全面完成畜产信息及草业统计监测任务。坚持周报、月报、季报制度,认真做好畜产信息及草业统计监测数据的催报汇总、审核分析工作。全年编发《畜产信息专报》62期,全面反应各畜种及畜产品生产数据和市场信息。同时编印了《2021年陕西畜牧业统计监测》《2021年陕西草业统计》,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畜牧行业生产数据信息库。(三)努力提高监测信息分析能力和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举办培训班,对数据审核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同时每周开展畜产品和饲料价格分析,每月开展畜种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每季度开展畜牧业生产数据统计汇总,全面提升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五、畜牧技术推广方式不断创新为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工作的不利影响,我站积极探索技术推广方式,举办“三大课堂”,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拓宽技术服务阵地,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一)创办“畜牧大讲堂”。坚持每月开办一期“畜牧大讲堂”,改变“专家教授讲”的模式,由站内技术干部走上讲台,交流分享畜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工作心得,积极培养业务精、素质高的技术干部队伍,共举办7期,效果良好。(二)讲好“牧技微课堂”。新创建“陕西牧技推广”公众号,特别开设“牧技微课堂”专栏,重点围绕畜牧业关键实用技术定期发布科普视频,方便基层养殖场户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技术服务信息。截至目前,公众号“牧技微课堂”专栏已更新13期。(三)上好“线上云课堂”。积极组织体系干部职工以及规模养殖场户,及时收看上级业务部门和专家教授举办的线上直播“云课堂”10期,积极做到疫情之下培训学习不停步,全省参与线上培训人员超过1.2万人次。六、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内部管理,服务与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履行治党管党责任。(二)加强内部综合管理。(三)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四)认真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