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06 16:59
单位名称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养老保险保障。负责本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业务指导和执行反馈。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7楼
法定代表人 刘晓惠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5万元 2.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把牢征缴入口。顺利完成奖励绩效的基本险、职业年金的补收工作和市本级参保单位缴费基数项目抽审工作。有效化解水务系统208人、市政府安置的183名退役士兵工勤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守好发放出口。规范发放流程,做细养老待遇发放信息审核、发放计划、用款计划等前期工作,7月底前组织对全市65143名2021年底前退休人员全面完成2022年度待遇调整工作,每月应用社银平台按月足额发放养老待遇428153万元,领待人员待遇入社保卡率达98.85%。三是加强培训宣传。组织市本级200多家单位分5期完成轮训,培训对养老保险待遇、职业年金、征缴、养老关系转移等业务经办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录制讲课视频通过发给各参保单位和县市区经办机构交流学习;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汇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手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常见问题简答》宣传三折页并录制短视频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不断提高政策及业务经办的知晓率和透明率。四是优化经办流程。梳理完善了《待遇类业务申报资料清单及注意事项》《职业年金待遇业务操作手册》《新增人员补费流程》《修改养老缴费基数操作流程》《试点期间缴费划入年金申报》等业务流程并在工作群发布,新流程精简了资料,规范了名称,完善了环节,便于操作和提高经办效率。五是强化风险防控。对待遇支出等高风险业务严格执行初审、复审、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四级审核管理;专设全市运维平台管理员、账户权限管理员2个岗位(这两个岗位不允许有业务权限),对全市运维反馈单、账号及岗位权限进行专项管理。退休领取待遇通过“陕西养老”APP认证率已达到99.1%,中心对认证存在困难的特殊人员,联合社区、退休人员原单位进行了视频认证和上门认证,实现跨年度正常领取状态认证通过率100%。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市3256家单位202353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其中在职135620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204367万元,征缴职业年金59366万元,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66030人及时足额发放待遇428153万元。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县市区经办机构由于机构不健全、经办人员力量薄弱导致部分业务经办效率不高,一些政策应用不到位;部分参保单位由于经办人更换频繁或者身兼数职,导致一些经办业务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中心将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经办业务规程的培训和宣传,不断提高政策及业务经办的知晓率和透明度,以制度进行规范,用透明实施监督;中心班子坚持以参保人、参保单位等服务对象的身份,在全市各级经办机构体验查找经办服务中的“痛点”“堵点”,优化细化亮化办事指南,让参保群众知道“怎么办”、“找谁办”。四、下一步打算2023年,中心将继续加强经办队伍建设,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开展好贴心暖心服务窗口活动;日常工作中从严、从细、从实,保障好退休待遇及时准确发放生命线,坚决做到经办服务零差错,真正做到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社会满意,努力推动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经办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