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房产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商品房预售监管、预售资金监管、网签合同备案、面积测绘监管、及房屋产权产籍备案;维修资金归集、使用和新建住宅物业保修金交存、使用、结存管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政务大厦新桥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锦玉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凌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59万元 | 66.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反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房管处继续以促进全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为我区住房民生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步发展。2022年,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23件,面积38.61万平方米;办理合同网签备案4302件,面积35.50万平方米;全区房地产完成投资20.05亿元,同比下降54.56%,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7.23亿元,同比下降57.81%;住宅完成投资占商品房投资额的85.93%,全区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7.2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8.43万平方米,2366套,分别同比下降49.73%、56.62%和55.58%;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6060.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76%;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约为0.7亿元,使用维修资金约为233万元;创建省级“绿色社区”9个,推荐全省“红色物业”一个:杨陵区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整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切实解决房地产领域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完善‘烂尾楼’问题专班推进机制,突出商品房‘保交楼’,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和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我局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7次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将侵害群众合法利益的问题作为重点治理工作目标。三是靶向施策,稳企惠民抓落实。结合杨凌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台了《杨凌示范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发展措施》、《杨凌示范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常态化开展整治房地产领域问题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抵押登记及预售管理的通知》、《杨凌示范区“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成立“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同时报请管委会,由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示范区房地产领域项目风险处置工作推进会议》,印发了《党工委管委会专项问题会议纪要(第25期)》。(三)持续深入开展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区实际,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能职责,根据房地领域风险化解工作专班运转机制,实行动态研判、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一是对照《房地产领域防范化解处置风险隐患项目包案台账》和任务分工,督促指导各包案部门排出时间表、作战图,压茬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夯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商品房项目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预售许可管理有关管理规定;三是严格管理好预售资金,按工程建设进度和实物投资量核拨,有效防范预售商品房项目建设风险,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房地产项目烂尾风险隐患;四是联合人民银行杨凌支行召开了2次全区商业银行座谈会,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分析研讨,对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履行银行监管责任,强化风险项目摸排,严格落实商品房预售资金收存、支取,防范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对全区24个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摸排,建立项目排查台账,实行红黄绿三色码监控管理。重点推进滨河湾、滨河公寓、绿地二期、绿地三期、秦琪佳苑等项目。同时,按季对32家中介机构和64个物业服务小区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实现了下代村城改项目复工复产、秦琪佳苑竣工交付、绿地二期进入交付阶段、万达广场商业按期开业等阶段性成果,滨河湾项目、滨河公寓项目将继续督促绿色置业公司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妥善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其他风险项目根据各风险项目专班分工,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衔接、整体联动、高效运转的联动工作体系,互通信息,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尽快推动问题项目销号,保障示范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四)关注舆情热点,防范舆情风险。本年以来,累计处理住房保障领域各类线上、线下信访件、12345市民热线工单、网络留言单、电话投诉等共423件。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房屋、子女就学等问题,经示范区房地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均妥善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将舆情防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工作专班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引导群众,强化收集网络不良信息,主动公开,发挥专班作用,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打击造谣、不实舆情。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力争超前化解,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群体上访。三是针对绿地二期业主周某泉等长期煽动、策划非法聚集信访人员,指挥业主组团到管委会静坐、喊口号等方式进行维权;在国家和省级信访平台、中纪委、中组部等平台恶意投诉,制造事端、歪曲事实的行为,积极配合示范区公安局,立案并派民警赴江苏苏州将违法嫌疑人周某某传唤至当地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并给予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起到了警示教育的目的。二、从严做好廉政建设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纪律底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坚持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将廉政要求贯彻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随时关注单位公积金提取、贷款、预售资金监管等业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要求全体员工做事坦荡,做人清白,坚守清正廉洁底线,始终把企业、群众对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本年以来,自己及全体职工均未发生党风廉政方面的问题,群众总体满意度高。三、存在问题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完善。市场乱象丛生,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手续对外出售房屋、囤积房源、哄抬房价、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等。物业公司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较低,服务观念意识较差,开发商遗留问题较多,业委会履职能力整体较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四、2023年工作打算(一)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管,加强市场风险防控。一是严格预售监管,加强市场动态监管和预警分析引导。二是加强预售资金、维修资金交存、物业管理用房等关键节点的监管,对管理不规范不严格执行政策法规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三是严厉打击违规销售等行为,净化市场秩序。加强在建在售项目管理,对开工项目进行实时监控,每月统计开工、施工和竣工面积,做好房地产精准监管工作,促进示范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进一步强化措施,规范物业行业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加强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管指导,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宣传培训。提高物业服务行业人员服务意识技能,改善物业行业形象。加强物业企业诚信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服务诚信退出机制。对居民投诉较多,管理的落后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动员业委会等方式清理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队伍。2023年继续以推动杨凌示范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中心,以便民为民为宗旨,全面提升住房民生服务管理水平,为杨凌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