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三农”和下级社服务。监管社有资产和企业经济运行,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职能,系统内重大事项决策。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北大街供销大厦3号楼23楼 | |
法定代表人 | 史国良 | |
开办资金 | 3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8.94万元 | -10.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思路,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抓机关建设换形貌,推动供销社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加强机关建设,根据延安市供销社工作安排,制定《宝塔区供销社2022年工作计划》,并安排部署落实宝塔区供销社2022年重点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折不扣落实三重一大工作。配合完成宝塔区委巡察办对供销系统巡察,强化督察结果运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在做好系统自身防控的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30多人次下沉社区、高速路口、隔离酒店等抗疫节点,全面参与抗击疫情阻击战。积极对接“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300余元。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制定帮扶计划。到村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三类户、脱贫户和工作队5次,听取工作队汇报7次,研究具体工作3次;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筹措办公经费两万元保障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工作,落实工作队生活保障,安排体检3人次,办理人身意外保险6人次。设立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巩固为农服务阵地;协调城管局等单位在百米大道设立农产品销售点,助销大棚果蔬30余万元;号召宝塔区供销系统干部职工购售地产果蔬20000多元,采销生猪10头。培养发展致富带头人3人,资助价值1万多元生产资料;帮助指导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基础设施,投资帮建代家沟村党群服务中心,真正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出发,出实招,做实事,塑造供销新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序开展。(二)抓深化改革理思路,着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创新。积极整合社有资源、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形成合力,坚持开门办社理念,深化社有企业改革,让社有企业切实发挥最大效用。指导南区供销社完善参照郝家桥模式复制老供销社,紧抓项目建设,积极做好与纪念地管理局对接工作;指导区生产资料公司有效利用闲置社有资产,改造地下室投入经营,拓展企业经营范围,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指导区果品公司尝试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服务。(三)抓遗留矛盾问题解难题,保障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对遗留矛盾问题采取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事一议,以及通过司法程序的办法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求一步到位,积极妥善解决综合改革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1、发挥社有资产委员会作用,解决万花供销社资产拆迁款用于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和遗留问题;2、通过司法渠道解决供销大厦3号楼1-3层商业面积租赁费收缴问题,正在司法诉讼中;3、燕沟冷链项目资产评估已完成,债务纠纷已进入法院执行阶段,利用现有资产化解冷链项目负债有望实现;4、临镇供销社烂尾楼已通过法院解除了与承建方的合同,正在筹备下一步开发完善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创新组织体系,提高服务覆盖面。着力强化区、乡、村三级组织建设,通过基层社改造、服务网点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发展、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蟠龙供销社引进社会企业,开办超市,为农民群众提供农资和日用消费品服务完成基层社升级改造项目,分解安排落实宝塔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目标任务,新增基层社示范社1个、新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2个、新建基层社1个、新建改造乡镇综合超市1个、发展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个、社会化服务面积1万亩、新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2个。着力保障市场农资供给,切实做好化肥储备工作,确保农资价格稳定,充分发挥南川(临镇)、东川(李渠)和北川(蟠龙)三个生产资料供应点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努力保障农业市场需要。(二)、获得荣誉:宝塔区供销社荣获:2021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优秀单位、2021年度延安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财务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度延安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信息宣传先进集体。三、存在问题(一)机关人员少、人员老化。机关编制13名,实际在岗人员7名。综合改革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且区社机关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老人员不流动,中层以下人员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制约了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供销社综合改革内生动力。(二)投入严重不足,服务手段单一。供销社系统大量资产已经变卖用于改制、补偿安置职工或偿还债务等方面,目前剩余资产多是低效闲置资产,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零星分散。大部分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债务沉重,经济实力较弱,开拓市场、参与流通的能力不足。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开展为农服务工作,缺少资金投入。(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政策和资金扶持。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但散小弱突出,规范化程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扶持和规范。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引领,坚持从严治党治社促发展;(二)、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培育壮大工程;(三)、坚持开门办社理念,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加强监管,统筹推进社有企业稳步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切实增强社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以企兴社上取得新进展;(四)、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五)、切实提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能力,做好系统维稳工作。在确保供销社的资产完整和合法权益前提下,坚持疏堵结合,着力推进矛盾纠纷的化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