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06 09:48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服务。负责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审批工作。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大礼堂南侧
法定代表人 张炜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民政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截至12月底,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家庭3498户6093人,月保障金293.0655万元(其中基础低保金246.2680万元,分类施保对象1999人45.0485万元,电价补贴1.7490万元),月人均补差481元,城市低保对象占城镇人口的2.18%,1—12月份共发放城市低保金3696.2177万元;农村低保家庭5308户10561人,月保障金485.7210万元(其中基础低保金406.3134万元,分类施保对象4773人76.7536万元,电价补贴2.6540万元),月人均补差460元,农村低保对象占乡村人口的5.16%,1—12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712.2415万元;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在本年度根据各乡镇、街道办的审核确认和报送备案情况,共纳入城市低保边缘家庭148户260人,农村低保边缘家庭461户910人。今年2月份,由第三方中国人保延安分公司对我区城乡低保家庭进行了全面大起底的入户调查,5个小组20多人,历时3个多月的详细调查整理,截止6月初,核查工作全面完成,就疑似预警家庭做了梳理反馈,针对疑似预警信息,在区民政局通过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后,我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就第三方反馈疑似预警信息如何进行整改进行了具体安排,第一步是先将死亡对象在确保医保报销结算及医疗救助后及时予以取消,第二步是将其他疑似预警对象家庭进行进一步核实,在下月作出取消或调整工作,确保低保对象家庭认定精准。2022年,我区城市低保共新增150户282人,调整266户301人,取消384户625人;农村低保共新增608户1256人,调整465户552人,取消260户392人。2022年,我中心通过协调养老办、医保办、残联等相关单位对我区低保对象家庭信息进行了比对,及时取消死亡低保对象54户79人,对市局反馈疑似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低保家庭进行了核实,对长期缴存且收入稳定提升的59户低保家庭予以取消,对临时性缴存且收入依然困难的75户低保家庭予以保留,对缴存基数少缴存时间短且家庭还没有明显提升的51户低保家庭予以了调整,今后,我中心将不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乡镇、街道办在城乡低保的申请、入户调查、动态管理、审批公示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努力构建对象精准、分类施保、动态管理、进出有序的工作格局,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为做好农村低保的政策性兜底工作,我们对全区农村低收入家庭进行全面监测,即一方面要对低保边缘户进行监测,另一方面对脱贫不稳定户进行跟踪监测。加强社会救助系统中低保与乡村振兴局已脱贫家庭的数据对接,相互协调,对建档立卡脱贫不稳定户和低保边缘户中有致贫风险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并对在巩固期的脱贫户家庭实施“渐退帮扶”和“脱贫不脱保”政策,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低保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做好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防止个别乡镇、街道办对低保对象在核查过程中的不作为或核查遗漏,确保全区低保家庭对象精准。三是为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城乡低保救助及时性,高效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切实做好我区城乡低收入和低保家庭认定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四是我们在继续利用微信公众号做好宣传的基础上,为每个乡镇、街道办的每个行政村、社区制作发放《延安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宣传小册子、二维码宣传纸杯、一户一档档案袋等,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后,即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低保相关政策、办事指南等方面的工作动态,并对全区低保对象进行审批公示和长期公示,及时滚动更新,接受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我区低保工作的良性向好发展。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各式各样宣传工作,印发了大量宣传资料,但由于基层力量薄弱,个别乡镇的相关干部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宣传不能深入到村一级群众,没有到达这“最后一公里”,一些群众对政策的了解和理解还不够深,处于模棱两可,直到只有来区低保服务中心,经过我们的耐心讲解,他们才明白,因此,政策宣传至村一级的至关重要。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务工、子女上学等原因,低保对象流动日趋频繁,以及城乡居民的隐性收入增加,给我们的日常动态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四、整改措施1.深入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今后,我们将继续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发放传单、公示牌公示、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加强低保政策宣传,使低保政策家户喻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关注、关心、支持低保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将安排工作人员不定期进村入户,对乡镇、街道办的低保审批和政策宣传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低保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助力乡村振兴。2.跟踪排查,充分保障不稳定脱贫对象的基本生活。审批权限下放后,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对乡镇、街道办对低收入认定和低保审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公正公平。今后,我们将对我区“脱贫不稳定户”、“低保边缘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所有城乡低收入家庭进行全面跟踪监测,按时排查,逐户落实,对因病因灾或因其它一些突发性情况导致有致贫返贫风险的监测户,一旦发现,及时督促乡镇、街道办予以纳入低保范围。3.整体落实“渐退帮扶”政策,全面做好低保边缘户与低保户之间的相互转化工作。对已实施“渐退帮扶”政策的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渐退帮扶”户转为一般低保户,划归正常低保家庭管理;对收入稳定,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取消低保待遇;对因病、因残、因学、因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低保户里不再符合低保但符合低保边缘户条件的家庭和低保边缘户里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要及时相互转化,纳入各自相应范围的管理,做到及时互转,公平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