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第二小学

渭南高新区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2-06 08:26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第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渭南高新区朝阳路西段78号
法定代表人 赵红颖
开办资金 274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19万元 192.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严抓师德师风,树立教师形象。制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定期召开两周一次的专题会议,组织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开展向全国优秀教师学习活动,举行“小岗位大奉献”演讲比赛,签订教师规范执教责任承诺书,严禁教师私自办班收费和有偿家教,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2、创新作业管理,实现减负增效。根据国家“双减”工作要求,秉承“总量操纵、内容精选、布置分层、课内布置、校内完成、及时反馈”的作业管理方针,制定作业管理、公示、批改、检查等制度。对“书面作业”量进行实际调研与管控,及时指导,力争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并且创新作业形式,注重实践与综合。在原来的“纸笔类”作业、“课内作业”基础上,探索出“实践类”、“课外拓展类”、“学科融合类”等多形式的作业,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作业管理的“小切口”,实现教学管理的“大作为”。3、打造三个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第一课堂”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立足校园特色,绽放学科魅力,提出“真味语文”“思辨数学”“阳光体育”“悦耕劳动”等课程,以教材为引领,创新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中创新思维,增长知识;“第二课堂”助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发“音乐舞蹈、博弈围棋、快乐足球、花样跳绳、经典阅读”等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提供体育、艺术、学科拓展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课堂”助力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家乡变化、参观气象站了解空气环境污染的大数据、走进田野扛起锄头除草种菜,了解劳动者的辛苦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领悟,让教育自然发生,让成长竞自绽放。4、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国培及省市区的各类师德、班级管理、学科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培训和“三名+、学科工作坊、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本学年培训达到150人次。开展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公开课、教学能手示范课18次以上,申报课题市级2项、区级2项,结题省级1项、市级2项、区级4项。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提升,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双提升。5、丰富活动内容,提升五育效果。学校以优质办学、全面育人为目标,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丰富校园活动内容,定时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感恩教育”、“崇清敬廉”等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同时通过劳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建设、少先队入队仪式、新生入学典礼、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使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丰富知识、培养多样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利用升旗仪式、晨会、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法制、交通、防溺水、消防、防震、反恐、禁毒等主题教育。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进行宣传;每周校园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每月一次演练,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呵护师生平安。二、社会效益情况学校拥有一流的管理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辖区适龄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得到群众的认可,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现有教师3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重视教研活动,教师积极在市级、区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并承担多个市、区级课题研究。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我校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学生校外学习氛围差,家长对子女管理不到位。整改措施: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管理学生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梯队培养,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2、查漏补缺及时整改,迎接市级均衡发展验收。3、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四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加强德育工作,以体艺活动、劳动教育、传统文化为抓手,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