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等;全县农村产权的登记、指导和信息发布。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麻地坪社区3号楼206室 | |
法定代表人 | 曹林元 | |
开办资金 | 1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公益)志丹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事业前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成效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县出台的《志丹县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方案》《志丹县关于激励扶持现代农业全面提升的十条措施》志发(2019)1号等政策性文件及《志丹县金融支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积极宣传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和家庭农场融资贷款登记工作,引导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依法规范流转农村产权进场流转交易和办理金融贷款利息补贴工作。(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办理情况。截止目前,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共办理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土地流转交易鉴证业务3884宗,土地流转面积6.6万余亩,涉及交易金额达1.6亿余元。(其中:2021年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业务383宗,土地流转面积6482.31亩,涉及交易金额达1224.3万元。)(二)按照《志丹县关于激励扶持现代农业全面提升的十条措施》志发(2019)1号文件要求及县农业农村局安排,完成镇办中心验收及县级抽验资料的审核整理及奖补资金核算工作,核算兑付2018年度361户产业大户第三轮和2019年度457产业大户第一轮农村土地流转及自建果园奖补资金848.25万元。(同时完成了2019年度456户产业大户第二轮、2020年度133户产业大户第一轮农村土地流转及自建果园验收资料的审核整理及奖补资金核算,2020年每村发展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达到20户以上或全村耕地的60%以上用于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苹果产业的7个村级奖励资金核算,合计核算兑付资金661万元,名单已公示,现兑付文件已报送县农业农村局。)(三)按照《志丹县金融支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登记家庭农场融资贷款293户,涉及贷款金额4718.9万元,按放贷行分户整理了相关登记资料进行存档,预计2021年度为293户家庭农场贷款利息补贴400余万元。(四)中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1年第1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陕农发(2020)82号《陕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并制定了《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则》、《志丹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实施细则》《志丹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志丹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文件。7个文件以通过县委常委会2021年第18次会议,于2021年7月31日印发了《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及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为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及抵押贷款登记工作指明了方向。(五)2021年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工作培训,对部分镇办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新的业务工作人员召集至县中心,一对一,手把手的进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系统操作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知识和业务办理事项进行了培训,培训效果良好,新的业务工作人员都熟悉掌握了业务工作技能;全年组织或派遣中心业务骨干2轮次到各镇交易服务站进行了业务工作指导,有效提高了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干部职工业务办理技能和服务水平,夯实了所办的每一宗业务的合法性、有效性,为开展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夯实了基础。(六)其它工作:一是根据我县农业产业脱贫110指挥中心工作安排要求,中心积极投身到产业脱贫技术指导服务行动当中,派遣工作人员先后对纸坊便民服务中心6个行政村、米岭山村、水沟村、稍沟村、新庄梁村、高粱村、纸坊村,共计60余户发展苹果产业的贫困户进行了产业技术培训和产业验收,一对一进行了2轮120人次果树管理技术指导培训,发放果树管理技术资料60余份,并及时上报了培训验收资料,按时完成纸坊中心贫困户产业验收和技术培训工作。二是2021我中心先后共接待上级部门调研农村产权交易工作10余次,兄弟县考察学习6次。在2021年度四月被共青团志丹县委授予中心青年文明号,被县文明办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二、存在的问题一年来,中心虽然在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户和村集体组织产权交易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和村集体组织对农村产权交易知识了解甚少,缺乏主动进场交易意识,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在享受相关政策时,不得已进场办理(补办)土地流转交易鉴证书和经营权证书。二是交易种类少。目前我县仅以土地(耕地)流转为主,其他资源型资产流转交易基本为零,诸如经营性资产,小水利设施,知识产权的转让、租赁、拍卖,农村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需求空间不大和无权属部门颁发的权证。三是管理体制不顺。镇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业务人员大部为兼职,人员调整变化快,导致业务人员无法固定,业务技能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强,业务办理难有效衔接、易出错,资料归档工作很难开展到位。三、下步计划中心将继续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农村集体和农户产权交易行为,为规范农村资产资源流转交易行为夯实基础。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工作动态、土地流转办法及惠民政策,印发交易中心简介及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知识宣传单、利用科技之春、职业农民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农村产权交易工作,让群众明白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能职责、到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产权交易的好处等有关政策,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做到应进必进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交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强化培训,建好队伍。加强产权交易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指导,确保各级交易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办理技能,打牢交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基础。使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保障好流转当事人合法权益。三、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简化程序,对进场交易的项目实行一次性告知,真正使服务对象“少问一个人,少走一步路,少进一道门”,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四、扩展业务,补齐短板。中心积极与相关权属部门对接,打通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其它可依法交易的种类等,逐步实现农村资产资源交易范围全覆盖。积极开展《抵押融资》登记等业务办理,解决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抵押融资需求问题,使农村产权交易行为走上规范化道路,切实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