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志丹县>
志丹县红都杂志编辑部
志丹县红都杂志编辑部
发布时间:
2023-02-02 14:17
单位名称
志丹县红都杂志编辑部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搞好对内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广工作;承担《红都》杂志的编辑工作;通过杂志平台积极向外推荐文艺人才;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住所
志丹县社会事业大楼407室
法定代表人
王琴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和文联的正确指导下,《红都》杂志编辑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2021年,坚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和看望文艺社科界委员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贯穿全年工作之中。团结带领全县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追求德艺双馨的自觉性,把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艺实践中,努力推动文艺工作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为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二、办好《红都》杂志,扩大对外宣传2021年,县文联把办好《红都》杂志作为重点工作,坚持《红都》杂志“大型地方文艺期刊”的办刊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严把收稿、审稿、校对、排版等关键环节,力求取得新的突破。一是新开设“文明·红都”栏目,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积极推介和发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动态、文艺作品,不断丰富作品形式、提升刊物质量。二是继续开设“对话”访谈栏目,创新版面版式,积极向外推介我县文艺人才,进一步扩大本县文艺人才及《红都》的影响力。三是在“青春”栏目刊登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鼓励青少年开展文学创作,在学校中营造出浓郁的文学氛围。发挥文学作品化人育人的特殊功能,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添砖加瓦,为对外宣传“三个志丹”贡献力量。四是在杂志内页增加了彩页,集中展示优秀书法、美术、民间艺术作品,提高了刊物质量,提升了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今年《红都》共出刊6期,共刊登我县作者各类文艺作品480余篇(幅、首)。进一步强化“红都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以新传媒形式唱响红都社会主义文艺主旋律。深入推进《红都》杂志与“红都文艺”的融合发展,以“红都文艺”为基础,同步上传每期《红都》杂志,做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设线上文艺资源库,接受全国各地文艺爱好者的各类文艺投稿并予以刊发,借此增强志丹文艺工作的影响力,努力构建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的文艺传媒新阵地,传播文艺正能量。今年以来,以视频、音频、电子平面阅读等形式累计刊发全县文艺工作动态22条,文学作品397篇(首)。积极向市文联微信公众平台报送文艺工作动态22条,全部被采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9年07月05日至2024年07月0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