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纠纷调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宅基地管理与减轻农民负担监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农村经济运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等相关工作和政策落实等职能。 | |
住所 | 柞水县城交通路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锋 | |
开办资金 | 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1万元 | 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柞水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章程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遗留纠错工作。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土地经营权证咨询纠纷25起,解决上访件3起,补发遗失毁损证件8起。(二)组织业务干部培训、现场操作指导,按时完成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并及时报送财务报表。(三)根据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及变更的政策规定,对法人换届选举的9个村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变更工作。(四)按照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联合柞水县自然资源局下发了转发《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全年完成村民住宅建设用地257户90226.67平方米,已向县自然资源局提出申请,合理编制农民建房计划。(五)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及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示范社申报和监测工作。脱贫攻坚期间全县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其中市级示范社9个,省级10个,国家级2个。2022年新申报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1个,市级3个,并完成9家省级示范社的监测工作。2022年要求与脱贫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入股分红、订单种养和技术服务等方式联农带农879户,让其有相对固定的稳定收入,参股入股有一定的红利可分,带动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实际效果较好。完成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项目,共下达省级农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六)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一是强化制度考核管理,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通过月专项检查、季度暗访督查、和年度考核等方式,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完成四个集体经济组织变更法人,重新发放集体经济组织证书。结合上级制定出台的《村级集体清产核资资产移交办法》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指导镇(办)、村(社区)开展资产确权和移交工作,将已完工的农业设施全部移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有效管理。二是扎实开展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开展产改“回头看”,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县81个村(社区)积极开展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形成的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查,全县共清查集体总资产46082.34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2667.26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3415.085万元。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收益明显,全县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总额1620万元,下半年年报数据正在核算当中。三是规范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继续聘请“柞水县智信财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有资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为全县79个村提供财务记账和指导工作,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财务“记账代理”制度;对全县村资产管理进行了现场指导,建立完善了扶贫资产台帐。2022年,全县集体经济纯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1个,占村集体经济总数的100%。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预测收益5-10万元的53个,10-50万元的28个,6个“薄弱村”全部消除,无“空壳村”。其中:51个脱贫村预测收益5-10万元的36个,10-50万元的15个,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以有力的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四是落实政策文件要求,督导集体经济项目落地,提升集体经济效益。全县8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已进行项目带动分红的有52个村,累计分红金额112万元;流转土地3142.2亩,兑付租金306.2万元。集体经济通过引领、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劳务就业、土地出租、土地或资产资金入股等形式发展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已申报市级龙企业两个。26个涉农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户509人,110个合作社,带动脱贫户691户,57个家庭农场带动脱贫户243户398人,农业园区、扶贫车间作用发挥凸现,西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农益农284户其中搬迁户25户,金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农益农144户其中搬迁户26户,在产业园的带动下户均增收4500元,着力打造了一批畜禽、中药材、果品等种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等三产融合示范村,带动全县2300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五是积极完成县局安排的其他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完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土地经营权证咨询纠纷25起,解决上访件3起,补发遗失毁损证件8起;完成全县81个村的2022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根据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及变更的政策规定,对法人换届选举的9个村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变更工作;完成国家、省级、市级合作社监测和申报工作,其中监测国家示范社2家,监测省级示范社9家,申报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3家;组织村集体经济财务人员培训150人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缺编。全县9镇农经人员编制27人﹙每镇3人﹚,现9镇均无专职农经人员。(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农经工作政策性强,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近年来,各镇办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工作开展不顺畅。四、整改措施:(一)向主管局争取尽快配齐有关镇农经人员和各镇农经岗位,确保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仲裁等农经工作健康正常运转。(二)为农经岗位配备高学习的专业人才,并恢复镇级农经人员岗位,确定专人负责,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农经工作。(三)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省市关于农经工作的业务培训,县站根据业务需要多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训练一批懂专业、业务强的农经队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宅基地使用管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不断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制度,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二)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指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项目申报,抓好省市县级示范社的建设。(三)继续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集体经济各项工作,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再添举措,鼓足干劲,促进产改工作再上台阶。(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指导镇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搞好农村经营管理季度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完成年度年报工作。(五)积极争取县财政预算,与“第三方”对接,快速启动我县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库的维护、纠错和变更等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六)按时完成农业农村局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