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贫困大学生服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资金管理资助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政府招商楼5楼 | |
法定代表人 | 朱小涛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45万元 | 92.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柞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市资助后勤中心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科教局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精心组织,确保全年精准资助任务高质量完成。年初,组织各校对春季学期《贫困学生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在校学生进行了困难等级信息更新认定。据统计:全县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5117人次,发放资助资金835.1813万元。2.精心做好了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日常工作。一是根据中省市有关政策,及时更新发布了《柞水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通告》,为受助学生及家长网上或现场还款提供指导服务。二是对今年8-9月到期的助学贷款合同台账信息进行了整理,提前发布年度到期还款提示,对一部分今年正常到期贷款学生提前进行了一轮电话通知,为后续本息正常回收做好准备。三是持续做好了“柞水助学贷款”微信服务群和QQ服务群线上业务咨询答复及有关助学政策宣传工作。3.对部分失联学生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及诚信教育,确保今年学贷毕业生正常联系率100%,为年度到期及年度正常还款的贷款回收工作打好基础。(二)工作亮点:1.资助“全覆盖”。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实现精准资助对象“全覆盖”,精准资助率为100%,做到了“应享尽享、应助尽助”。2.信息“零失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学前、义教、高中、中职子系统数据信息与实际发放数据信息一致,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项目库建设每次按照时限要求100%完成,错误率为零。3.业务“排第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了应贷尽贷,年度本息回收工作全市排名第一。4.经验“有推广”。资助工作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机制,在商洛日报刊登,同时在全国助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区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经验交流和推广。二、取得的主要成绩:(一)突出重点,确保应助尽助。1.以已脱贫户家庭学生为资助重点,同时兼顾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遭受突发变故家庭、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及孤儿、留守儿童等,确保资助全覆盖。落实了学前、义教、中职、高中阶段共资助学生14626人次,资金717.3813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新生491人次117.8万元;2022年,全县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5117人次,发放资助资金835.1813万元。2.认真开展了今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励耕计划宣传、申请、走访、评议、公示和上报有关工作,让全县29名本人患大病或家庭突发变故的经济特困教师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3.根据学生家庭低保、残疾、大病等困难情况,主动电话联系了全县491名已脱贫户大学新生,为其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同时,再按照贫困程度给予相应的资助,确保了全县已脱贫户大学新生精准资助“一贷一补”政策落实全覆盖,保障了全县经济困难大学生都能按时顺利入学。(二)工作作风得到不断改进。通过作风持续整顿,先后优化了《资助》《财务》《考勤》《信贷》《流程》《周小结周安排》等内部制度管理机制,做到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热情耐心服务,不袒护问题,不维护面子。做到从“慵懒散漫虚粗腐”向“勤快严实精细廉”行动自觉的切实转变。(三)工作措施得到不断优化。政策宣传方面,采用“点上”精准宣传、线上”深度宣传、“面上”广度宣传,提高了政策知晓率。化解难题方面,整合教育、民政、团县委等部门助学资源,民政局、济困等协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接争取资金,解决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短缺问题,确保不出现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发生。三、存在的问题:(一)资助范围不宽。因每学年省级拨付我县的资助金额有限,处于贫困边缘的已脱贫户学生较多,致使少数已脱贫户学生未能享受资助。(二)资助业务不熟。因为学校人员分工变化导致资助工作人员变动频繁,资助人员的业务熟悉需要过程,而且业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政策知晓不清。虽然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资助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但还是有一些年龄大的学生家长对政策解答不能一口清。四、整改措施:(一)做好资助业务工作。做好各学段学生资助对象确定、资金发放、上报、审核、统计工作,进一步拓宽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贫困大学新生资助资金,帮助贫困大学新生步入大学校门。(二)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制定“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方案,通过大家访、政策宣讲、扶智扶志教育等形式深入宣讲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解决好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开展资助工作调研。学生资助中心和各级各校结合工作实际,选准调研命题,认真总结学生资助工作的特色亮点,聚焦问题短板,深入研究破解当前学生资助出现的新问题。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任务要点1、完善机制:完善教育、扶贫等部门贫困家庭学生识别、确认联动的机制,实现困难学生人口数据库与学籍系统、资助系统无缝衔接。2.落实监管。每学期对学前至高中阶段资助程序、档案建设、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加强培训。组织春秋两次资助中心和各校资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县学生资助管理水平。4.提升水平。利用学生资助大数据和“双系统”管理与应用,及时完善和更新困难学生数据信息,实施动态精准管理。(二)保障措施。资助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抓实抓细,落实“四个强化”确保资助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宣传力度;三是强化排查认定;四是强化资助育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