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残疾人生活提供服务保障。残疾人就业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提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劳动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基层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培训。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行政中心规划二路(民居路) | |
法定代表人 | 陈志宏 | |
开办资金 | 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85万元 | 19.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在省残联和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坚持以残疾人就业与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中未就业残疾人为重点,统筹培训就业各项政策、项目、资金、措施落实,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全市培训残疾人2392人次,新增多种形式就业894人,其中按比例就业7人,个体就业创业73人,公益岗位就业19人,居家灵活就业212人,种养加就业583人。1.精心谋划就业服务工作。制定印发了《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残疾人培训就业和盲人按摩工作要点》《关于推进残疾人培训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联合财政部门印发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分解目标任务,及时下拨项目资金,为有效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创新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统筹疫情防控与残疾人就业工作,会同市人社局、乡村振兴局转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就业援助活动14场次。制定印发了《关于举办2022年残疾人就业招聘会的通知》,市县区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展示、求职招聘、励志报告等系列活动12场次。配合市人社局、民政局开展了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结合未就业残疾人状况调查和“百日督帮、百日提升”行动,广泛开展调查摸底,认定援助对象,采取推送就业招聘信息、落实自主创业扶持、鼓励用人单位安置、发挥就业培训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残疾人就业创业。3.着力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结合《商洛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文旅局联合印发了《商洛市“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六方面主要内容、七项政策措施进行周密安排。广泛宣传《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对接,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和“跨省通办”工作,鼓励支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履行法定义务。将残疾人培训就业融入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统筹落实自主创业、阳光增收、盲人按摩、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等项目,鼓励支持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增收。4.不断增强就业服务针对性。扎实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年”活动,举办线上业务培训,全面系统解读就业工作项目及政策,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监督的通知》,突出抓好残疾人就业与培训实名制信息录入、未就业残疾人状况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创业网络平台推广等重点工作,采取线上业务培训、线下同步指导、定期通报进度等方式,开展未就业状况调查2.31万人次,录入残疾人就业状况信息4.98万条,为74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帮助41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扎实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报名和资格年审等工作,实施扶持盲人保健按摩行业项目,为盲人实现稳定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5.多元化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协调财政部门下拨培训经费186万元,其中中央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60万元,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6万元,保障残疾人培训工作稳步推进。精心筹备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培训的原则,将残疾人培训与当地主导产业相结合、与残疾人创业相结合、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加强与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协作配合,科学合理确定培训项目和组织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种植、养殖、家庭手工等培训,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输血”与“造血”并重,帮助残疾人实现增收目标。6.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紧扣“就业优先,平等共享”主题,积极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加强与市委宣传部、人社局等部门配合,制定印发了《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方案》,创新开展媒体宣传、节点宣传和主题宣传。在市残联门户网站开辟了“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专栏,推送残疾人就业工作动态、自强创业先进典型事迹40多篇次,发布线上招聘信息30多条,大力营造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浓厚社会氛围。二、取得社会效益一年来,全市培训残疾人2392人次,新增多种形式就业894人,其中按比例就业7人,个体就业创业73人,公益岗位就业19人,居家灵活就业212人,种养加就业583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就业援助活动14场次。政策宣传、技能展示、求职招聘、励志报告等系列活动12场次。未就业状况调查2.31万人次,录入残疾人就业状况信息4.98万条,为74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帮助41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三、存在问题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还在制定之中。二是受疫情、省级资金拨付等因素影响,就业扶持项目落实不到位,部分项目没有实施。三是残疾人就业渠道相对单一,集中就业规模偏小,自主创业稳定性不强,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四是就业服务能力不足,机构人员紧缺,信息化滞后,就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形成合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需要加强。四、2023年工作计划下年度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残联工作安排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创新发展,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水平。1、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配套政策。主动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尽快制定出台我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及其配套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凝聚合力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2、加大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深化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系列活动,开辟宣传专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度挖掘先进典型,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宣传的频次、深度和广度,大力营造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3、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项目。精心实施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项目,统筹项目资源,依托项目带动,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4、创新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对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的督导指导,健全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常态化组织举办业务提升培训班,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应用,不断提高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