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潼关县>
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1-30 10:10
单位名称
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提高全县粮食产量提供保障。推广县域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住所
潼关县南新街3号
法定代表人
金燕辉
开办资金
1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78万元
77.78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真落实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部署、真抓实干,积极开展小麦抗灾强管、科技壮苗、农技服务三贴近等系列活动,大力推广小麦宽幅沟播和“一喷三防”、玉米增密度及“一喷多促”技术,有力的保障了我县全年粮食的丰产丰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强措施,抓田管,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抗灾强管工作成效显著。针对去年3.5万亩小麦晚播弱苗田块,农技中心迅速成立农技服务队,逐镇、村开展苗情调查,详细制定小麦抗灾强管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分类施策,科学水肥管理,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特聘请小麦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组织无人机对秦东镇四知村大面积弱苗田块进行精准配方施肥,有效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全县一二类苗转化率达到85以上。“一喷三防”工作保障有力。在小麦齐穗到杨花、灌浆的关键时期,及时制定《潼关县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及一喷三防实施方案》,召开现场会,采购5万余亩“一喷三防”药品,以镇村为单位开展统防统治和技术宣传培训,有效预防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夺取了我县夏粮的丰产丰收,小麦平均亩增产16.9公斤,增幅6.48%。抓示范,推技术,实现秋粮稳中有增。示范推动,狠抓播种基础。召开夏播工作会,安排部署夏播及玉米的增密度示范推广工作。全县示范推广玉米增密度3.8万亩,亩株数均达4800株以上,密度较上年亩增加300株以上。“一喷多促”成效显著。抓住玉米喇叭口到抽雄的关键时期,召开“一喷多促”工作安排及培训会,发放1万余亩“一喷多促”物资,及时应对气候异常、干旱、病虫害、强对流等危害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有力的保障了玉米稳产增产。2022年玉米平均亩产达303公斤,增产幅度为13.4%。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农技人员对我县小麦、玉米田间管理指导,积极开展抗灾强管、科技壮苗等,全县完成灌溉8万余亩,施肥12万亩次,化学除草15万亩次,病虫害防治喷药面积12万亩次,发放病虫草害防治药品40余件,与渭南绿盛专业化服务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我县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示范喷药2000亩。发放药品五万余亩,技术人员有效的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小麦晚霜冻害、玉米粘虫防控、玉米雨涝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实现了全年粮食的丰产丰收。依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试验示范基地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我县种植的小麦、玉米、蔬菜品种10余个;通过连续几年的机播试验,对不同的机械播种方式开展了适宜性和增产效果的对比,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县的播种方式;农技中心还进行了大量土肥方面的试验,包括不同厂家肥料的对比试验、不同肥料品种对比试验、追肥试验等;在试验基地对节水灌溉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开展了积极的试验和探索,初步总结出适合不同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方式。通过以上大量的试验,为潼关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认真履行农业植物检疫职责,优化办事程序,强化便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种苗经营户办理检疫签证业务。开展植物检疫知识、守法经营知识培训两次,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经营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对种苗经营户开展定期巡查,查处一起违规调运蔬菜种子案件,依照《植物检疫条例》进行了严厉查处,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理得当,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违法调运对农业生产安全的危害。通过案件的办理既提高了我中心检疫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又增强了种苗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达到了对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有效震慑。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专业人员仍然短缺;二是服务模式亟待创新,技术指导以面上为主,效果差,效率低;三是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农技人员工作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工作缺乏主动性,直接影响农技推广的效益。整改措施: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农技服务队伍;二是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积极扭转观念,增强创新动力。下一步工作打算抓好小麦的冬春季管理。我县今年秋播面积10.669万亩,由于秋播时节的强秋淋天气,使我县秋播普遍偏迟,其中秦东镇二千多亩水淹田块不能及时收获,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部分地块“一根针”甚至是“土里捂”,小麦弱苗相比往年较高,冬春季田间管理尤为关键。积极抓好玉米增密度播技术服务指导。制定玉米增密度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抖音、微信、微博、短信、手机APP、“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平台,进行玉米增密度技术宣传培训,并召开玉米增密度现场会,及时指导农民群众抓好田间管理。(三)是抓好农业减灾防灾。完善种植业减灾防灾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应急和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认真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预案要求明确防范重点,指导群众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