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大数据服务中心

勉县大数据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1-05 08:34
单位名称 勉县大数据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在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全县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要信息资源库、重点业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完善电子政务规章标准规范,建立与履职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推动全县党政单位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和平路46号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小曾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县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66万元 0.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11月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市“智慧汉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现将勉县2021年大数据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如下:工作开展情况1.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设立县大数据服务中心,成立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勉县智慧信息数字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三化”项目建设征求机制,从顶层设计、项目立项、投资评估、建设内容和绩效管理五大方面论证审核数字信息“三化”项目,统筹整合算力、存储、网络、运维资源,做到“非必要不建、数据孤岛不建、功能单一不建”。今年以来,整合数字化项目12个,累计节约资金8000余万元。2.电子政务推广更上新台阶。(一)电子政务外网保障安全高效。向县政府申请中心机房专项维保资金,及时对机房内老旧设备维护保养、软件系统更新升级,确保了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畅通。(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有力。指导完成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医疗保障局等5家新组建单位电子政务网络铺设工作。协助县纪委监委、发改局等3家单位“互联网+政务”业务平台建设,实现了与上级平台的顺利对接。3.网上信访件办理件件有回复。扎实做好市长信箱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来件办理工作,办结率100%,12345政务服务热线满意率98%以上。会同发改、统计、财政、住建、经贸等部门全面梳理县内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积极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以及县内部分企业衔接,督导推进县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已全部完成。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及信息安全检测,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狠抓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能力提升,保证了县四大家机关网络和相关业务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全年未发生信息安全事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平台建设集约化。充分利用国有闲置资产,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汉中首个县级智慧数据服务大平台,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社会综治、智慧城市、数据分析及服务市场主体”等功能于一体,打破“三个瓶颈”,即:搭建人口数据库、企业信息库、地理信息库、数字证照库,打破横向26个行业数据不共享不互通瓶颈;融合部门监管、视频监控、预警预报、智慧场景等40余类物联网感知系统,打破无法综合感知指挥瓶颈;汇集各通信商网络信息系统,打破通讯网络纵向互不兼容瓶颈,在县一级率先实现网络归集、数据归集、业务归集、服务归集。2.应急指挥一体化。依托融合通信,构建“四中心一系统”,即:指挥调度中心、会商研判中心、应急处置中心、新闻发布中心、视频会议系统。打通矿山危化监管、公共视频监控、气象预警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城市内涝调度等行业系统,连通无人机、卫星电话、应急广播、手机等末端设备,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应急指挥信息化体系。县级中心平台实现对18个镇街、198个村(社区)视频、通信全覆盖指挥调度,共接入摄像头1.3万余个、应急广播1037个、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68万个,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智慧化水平。3.社会治理数字化。赋能社会综治,连通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整合公安大数据、雪亮工程、基层治理APP,实现网上信访、网上调解、智慧普法。赋能疫情防控,依托全员人口信息库,通过“小程序+二维码”,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实现管控、流调、转运、核酸等环节精准管理。赋能行业监管,加强对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等领域数字赋能,整合消防、城管、交通、气象等信息资源,实现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协同监管。4.项目运营市场化。成立国有汉创公司,构建了“县大数据服务中心+汉创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电科普天公司”的模式,即:与“西电”签约合作成立博士工作站2个,大力招才引智;与央企中电科普天公司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实现“产品”到“商品”蜕变;由汉创公司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项目,实现“科创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目前,已成功申报软件著作权5个,实施数字化高新技术研发项目5个,策划2023年项目10个。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公共平台搭建为基础,以服务百姓为根本,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综合应用体系建设,突出政务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园区信息化和便民服务信息化等重点领域,构建集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会商研判、数据治理、数字展示一体的智慧数据服务中心,为勉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提供全域数字服务,提升勉县社会治理数字化,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全面提升整个勉县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助推勉县向新型智慧城市快速转型,发展勉县数字经济。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单位人员编制与上级单位共用,人员力量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信息信息化建设专业领域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不够。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增加专业人才招录培养;二是我们将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探索新措施、新方法,丰富形式,创新手段,提高工作成效;三是积极与发达地区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做法,提高创新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开发应用智慧医疗、交通、环保、教育等平台系统,逐步实现各项智慧应用联动,全面实时的获取各方面信息,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汇总和分析,实现政府领导决策智慧化、城市管理治理精准化。二是申报创建省级和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全面启动省级和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争取2022年完成1家省级、1家市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认定工作。对列入创建计划的县循环经济产业园、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陕硬公司、汉中锌业公司等部门和企业,坚持靶向施策,积极查漏补缺,制定针对措施,确保顺利通利省市验收认定。三是引导企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运营管理。探索智慧工厂模式,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大数据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工业骨干企业及传统产业提速赋能;积极运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投入模式,结合项目的公益性、功能性、商业性特点,充分借助社会资本,尤其是省内外优势企业、专业机构的力量,选择合适的建设运营模式,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四是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制定出台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特点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智慧产业发展,为智慧产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坚持“培育、引进、使用”并重,培育造就一支符合我县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五是注重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智慧城市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瞄准高精尖端人才,积极汇报衔接争取,竭力推进与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院士、清华大学李海中教授等勉县籍高新科技人才的交流互动,动员他们情系家乡、回报桑梓,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和聘为县委、县政府经济顾问等方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智囊团”和“源动力”。积极引进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与团队,强化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院校等合作,定期开展信息化人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员专业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