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陕西省>
陕西省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2-11-16 11:15
单位名称
陕西省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组织,美术摄影展览,影视录象放映,文体比赛组织。业余文艺制作培训及组织;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团队组织、文化交流作品选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及保护。
住所
西安市西七路279号
法定代表人
洪济龙
开办资金
2187.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5.05万元
1934.2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陕西省文化馆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省文化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大局意识,结合2021年工作清单并逐一落实,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将202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配合做好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相关工作起草“喜迎十四运全民助全运”陕西省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展演实施方案,并完成与各参演单位的前期沟通、与省体育局的场地对接等工作。根据省文旅厅的工作安排,我单位外派3名同志到十四运和残特奥组委会,参与完成开闭幕式、文体展演、暖场演出等工作。二、加强群文和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全省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工作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基层,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群众文化和非遗队伍示范性培训班。先后举办了全省新任馆长专题培训班、陕西省非遗专干培训班、全省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专题培训班、全省文化志愿者暨群众文艺社团综合能力培训班等10期培训,协助省厅承办2021年度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共计培训人数700余人。三、持续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一)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赞美新生活。(二)歌颂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繁荣农民工诗歌创作。(三)展示群文干部的创作成果,讴歌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伟大成就。(四)加强基层群文业务干部队伍建设。(五)弘扬丝路文化,传承丝路精神,打造丝路特色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四、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一)重视非遗数据库建设,加快非遗数字化进程。完成第四至五批省级名录项目和第六批省级传承人的评审资料录入,现已录入604项省级名录项目和581位省级传承人的资料,认真核查项目原始文件,分类汇集保存,已具备一定规模。(二)及时整理成果,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扎实推进非遗图典编制工作。整理报送了“2020年度非遗专项资金情况”和“绩效自评总结”;补充编撰《中国非遗大辞典》国家级第五批项目辞条。(三)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四)稳步开展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资源的调查工作。(五)推进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进展,提升陕西非遗保护的高度。(六)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七)加强非遗传承队伍管理,提升业务水平。五、加快推动文化馆理论研究发展,积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一)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现代文化馆理论体系建设。完成2021年度陕西省群众文化征文评奖活动。(二)提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实力,打造群众文艺精品。完成全省群众文艺作品(小戏、小品)征集工作。(三)《百花》杂志为群众艺术创作提供交流和平台。《百花》杂志编校稿件12期。六、进一步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升全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一)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稳步推进2021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二)优化数字文化馆功能和体验。升级改造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对原场地老旧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互动体验。(三)丰富特色数字资源,完成相关项目验收工作。完成2020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资源建设项目《陕西“百工”传人系列微纪录片》《艺韵三秦》,以及4场群众文化活动直录播的省级验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