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9-15 09:40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凤城四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陈宏
开办资金 22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38万元 719.1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革新理念强化管理凝心聚力促发展——经开第十一小学2021年度学校工作报告2021年,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经开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经开发展节奏,革新理念,学习融合,探索创新,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校长职责。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学校充满智慧与温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一年来,全体师生勤奋努力,屡获佳绩。在经开区教学能手大赛活动中,胡伟老师荣获经开区教学能手称号;在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基础教育精品课”录制活动、第六届微课大赛活动等活动中,崔锐琦、张丽媛、蔡锦、张方圆、杨潇曈、刘俊、张琳等老师积极参与并荣获等次奖;在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高小华、赵领娣、张方圆、贾盼、邓晰予、彭书碧等教师30余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经开区2021“三名评选”活动中,李艳老师被评为经开区优秀教师、赵领娣老师荣获经开区优秀班主任称号、瞿立老师被评为经开区师德标兵、崔锐琦老师被评为经开区教坛新秀、冯焕玲老师被评为经开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021年度,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活动,在经开区艺术展演(朗诵)活动,荣获三等奖;在经典诗词大会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经开区三跳运动会,一长八字竞赛1510荣获第八名的好成绩。我校学生在省、市、区中各类活动比赛中,有二百余学生荣获佳绩。在《星光璀璨繁星点点》陕西赛区舞蹈大赛中,江雨潼同学荣获金奖;在“曹灿杯”青少年朗诵中,张甲欣同学荣获一等奖;在陕西电视台少年星计划2021陕西少儿电视春晚中罗晰琳同学荣获金奖;由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陕西省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笔墨赞歌,献礼中华》活动中康居祎等20余名学生获奖;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青少年艺术展演“童心向党,筑梦全运”中多名学生获奖;市、区级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刘子妍、郭梦轩、加子翔等学生荣获市、区级三好学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体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是全体家长鼎力支持的结果。一、团结协作“是一家”,齐心共进。1.求真务实,挺在最前。2.开拓进取,民主管理。3.廉洁自律,奉献在先。二、用智经营“十一家”,凝心聚力。1.筑牢思想堡垒。2021年,学校党支部在经开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时时处处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2.强化队伍建设。结合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现状,学校从思想和业务入手,加强教师培训。一是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启青蓝工程;二是搭建平台,给予青年教师历练和展示的平台。三是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为了新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教学岗位工作,暑期学校组织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以实战体验方式,走进教育教学管理。师徒结对签协议,互帮互助,共同成长。鼓励青年教师上研讨课、汇报课、展示课,通过共评共议的校本教研,不断成长。三、用情做教育,立德树人。1.立德树人,贵在日常。学校持之以恒地组织全校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学生的常规教育。通过晨会、班队会和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紧扣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植树节、儿童节、建队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契机,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礼仪文化、爱心教育等教育。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融进日常教育的点滴,通过示范岗、大队干部竞选、校园小明星评选等方式,引领学生不断成长,成为一名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四、用心做教学,质量至上。我校坚持规范教学管理,开足开齐课程,依法执教。严格学籍管理:做到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人籍一致;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招生工作平稳有序。1.狠抓教育常规---保质量。紧抓教学常规,有序推进教学工作。坚持作业、教案检查,课堂动态巡查等月总结反馈制度,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首先,指导任课教师根据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的教学计划。并随时跟进教学进度推进情况。第二,重视课堂教学,严格把好上课关。从开课礼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关注课堂动态,确保教学有效性。第三,严格把好作业布置与批改关。以教研组为单位研讨作业布置,每日班主任对作业量进行把关,年级组作业审核,结合学科特点有效布置作业,做到在减量不减质。2.组织学科活动---促质量。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根据学科特点,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上半年,综合学科开展学科系列活动,如:英语组的“画出奇思妙想”、科学的“科学小制作”竞赛、美术的“泡泡泥制作”,体育组开展的“我运动,我健康”春季运动会,语文组结合读书月,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后半年,开展了“推普周”、科学小探究、课间智力运动会、举行了“队列队形暨广播体操比赛”、“三跳”运动会、“室内操”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体质、提高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以研促教---提质量。学校教研活动坚持“两手抓”,一是抓课堂教学研究,二是抓课题研究。一年来,学校先后邀请语文教研员于红梅、崔建利老师、省教学能手叶凡主任、李玮涛主任来校做示范课、业务报告、听课评课,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探究高效课堂模式。于红梅老师对全体教师做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学培训,叶凡做识字教学示范课和报告,崔建利做《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有效复习指导策略》等专题培训。在专家的引领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每周的专家指导、每两周一次的校本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尝到了以研促教的甜头,教学教研的氛围越发浓厚。2021年,研究课题雨后春笋。省级课题《微课在第三学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市级课题《思维品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研究》、《学科思政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研究》已立项,十四五规划中两个市级小课题《小学财经素养教育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绘本阅读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已通过区级审核;省级课题《微课在小学思政课“探寻优秀家风”主题中的运用研究》已经上报申请立项,正在审批中。4.线上教学---有序开展。疫情突袭,学校迅速做好线上教学预案,立即启动停课不停学工作,隔空行政会、教研组会、班主任会,层层沟通,及时安排。教学工作,教研先行,各科教师因时制宜落实“双减”,科学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确保线上教学有质量、有温度。隔空教学,孩子成长不断。“五育”并举,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读书、科创、绘画、音乐、劳动、运动、心理辅导等等训练到位;读书习字,日日相伴;心理疏导,调适心情;积极评价,及时引导。春风细雨,师爱无声,润生无声。在保证有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们又化身“大白”,积极参与志愿行动,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力量。5.落实“双减”---增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经开区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校将课后服务与“五项管理”、“三个课堂”以及“双减”工作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有条不紊的推进。首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学校通过班级群、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其次,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家长自愿申请需求,学校摸底统计需求,结合校情设置“2+X”课后服务课程,学生自主选课,全面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第三,全面督查课后服务工作。为确保课后服务质量,制定了《经开十一小课后服务考核资金分配办法》,强化日常检查与督促,不定期进行课后服务家长意见征询,不断优化服务工作。第四,教师全员参与,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特长发展。我校教师全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在巩固学科辅导的基础之上,开设多彩阳光社团19个,包含体艺、科学、劳技、心理、百变魔方、数独等,引导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见效。五、用爱做管理,安全第一。学校始终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做到安全工作无小事,人人都是安全员。坚持经常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不断完善各类安全预案,定期开展防火、防震、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严格管理,积极做好师生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一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乱收费行为,学校秩序稳定,无重大事故发生。六、展望2022,责任在肩,踔历奋进。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十一小的家人们同舟共济,共同奋进;展望未来,信心百倍。2022年,我校坚持以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发展为目的,强化学校管理,扎实落实“双减”工作,实施“12345”内涵发展战略【坚持一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贯彻两个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三个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关注四个要素(课程、课堂、教师、学生),落实五项工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提供内涵发展保证;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丰富内涵发展底蕴;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动力,加快内涵发展进程;以精细化管理为措施,实现内涵发展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提升内涵发展的品位。)】。坚持立德树人,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科学规范管理,通过规范办学,优化管理;通过改革创新,落实“双减”,提升质量;通过内涵建设,推进学校发展;群策群力,苦干巧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