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参与制定全县果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标准;组织协调果业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与贸易;果业技术推广、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示范园建设、果品品牌建设、大数据中心建设、信息服务、宣传推介、展览营销和对外交流合作。 | |
住所 | 周至县上林小镇什字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赵朝阳 | |
开办资金 | 18.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08万元 | 530.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具体业务。(一)聚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1.全面加快老旧园区改造。2021年共实施土壤改良3000亩,优化品种2000亩,架型改造、水肥一体化800亩。2.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周至猕猴桃产业链条的完善。一是组织召开周至县2021年猕猴桃商品花粉企业座谈会暨人工授粉技术培训会。完成了国家级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市级产业集群的前期的项目包装和申报工作。3.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指导推荐的周至县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即食‘翠香’猕猴桃订单农业生产新模式项目”,获得第五届陕西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成长组一等奖。二是2021年培育推荐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家。三是成功创建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2家县级产业化联合体。四是联合周至县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学院“西安市特色水果贮藏与保鲜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和周至县猕猴桃冷库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已多次开展培训活动。4.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周至猕猴桃的产业形象。一是周至猕猴桃成功纳入中欧地标互认清单,为周至猕猴进入欧盟市场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二是组织召开周至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专题培训会暨周至猕猴桃贮藏技术培训会,完成周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体变更。三是9月份推荐申报的5家企业品牌已获省厅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品牌。5.开展周至猕猴桃宣传营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周至猕猴桃的品牌影响力。一是支持指导百泽异美园举办周至翠香猕猴桃上市活动暨首发车仪式,当日共发送冷链车34辆约119万斤翠香猕猴桃,销往北京、沈阳、广州等大中城市。二是组织果业企业参与2021年秦岭楼观赏秋旅游节。三是邀请陕西日报专题宣传周至猕猴桃。四是邀请中央17套“乡村振兴在路上”专题报道陕西周至“企业+农户”订单种植收。五是组织周至本地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周至猕猴桃在东北亚地区的知名度,叫响周至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六是组织我县果业企业参加第28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暨西部首届果业博览会取得了良好效果。七是组织我县两家果业企业参加欧亚论坛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览会。八是“周至猕猴桃”进入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九是组织开展西安市“猕猴桃香了”特色时令水果主题宣传推介暨全市猕猴桃评优活动。十是承办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互联网公益助农直播大赛周至直播推广活动。6.组建周至县“十四五”期间猕猴桃产业人才库,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力度。组建了由老、中、青,高校专家教授、省市县专技人才合理搭配的共44名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截止目前,已通过电视讲座和实地培训等培训果农5972人次。7.2021年共争取农业产业发展、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楼观镇都市农业现代农场建设等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组织召开了3次银企对接专题会。现场签订猕猴桃产业协议贷款3740万元。2.组织召开“周至县召开2021年猕猴桃果品质量提升暨订单产销工作会”,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果业企业、客商、果农三方现场签订鲜果订单合同6200吨,总金额8000万元。3.大力推进订单农业,2021年全县共实施订单农业7800余亩,惠及果农2900余户。4.2021年4月28日,陕西秦岭猕猴桃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为我县产业发展争取了3年4000万的国家项目资金。5.9月24日和25日参与承办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互联网公益助农直播大赛周至县直播推广活动,活动期数据显示在线人数3万余人,带货单量7536单,完成成交额61.6399万元。三、存在问题。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果品质量还不稳定,早采早卖、生果入库、滥用不良保鲜剂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生产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三是缺乏有影响力企业品牌,电商线上销售果品质量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四是我县大型气调库占比偏低,且布局分散,缺乏大型冷链物流中心市场。四、改进措施。(一)从提升果品品质入手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园区改造;二是发挥“十四五”期间周至猕猴桃专家人才库的作用,做好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种植户和园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夯实商品花粉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猕猴桃人工授粉工作和不使用膨大剂的宣传引导工作;四是强力推进禁止猕猴桃早采早卖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果品品质,切实维护周至猕猴桃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合作社、产销联合体大力实施订单农业;六是8月份开始做好果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检测结果,引导果农根据果实成熟的实际情况适时采收;七是做好采收期的贮藏技术培训,以后熟技术保品质。从提升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入手一是做好市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荐申报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升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竞争力。二是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做好品牌使用和保护工作。在宣传保护区域品牌的基础上,完善周至猕猴桃区域品牌授权细则,规范周至猕猴桃地域品牌标识的使用。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发挥集群集聚效应,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效益。四是坚持扶大扶优原则,争取省、市、县各级奖补资金,着力扶持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计划培育县级龙头企业1家,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五是配合做好全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相关工作。从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入手以“促产销合作、助果农增收”为目标,精心组织开展2022年周至猕猴桃省内省外、线上线下宣传推介等相关活动:一是开展省内省外线下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微信微博大力宣传推介周至猕猴桃(全年果业专题报道不少于4次);三是增加大中城市猕猴桃专卖店数量,正面引导发展电子商务。(四)从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保障入手一是申报资产收益项目、重点项目等,争取中央、省、市的财政支持。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专题工作会,协调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中心将继续突出“三品一标”,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企业龙头,深入推进“订单农业”,聚力推进周至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果品品质。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园区改造。二是充分发挥“十四五”期间周至猕猴桃专家人才库作用,做好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种植户和园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夯实商品花粉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猕猴桃人工授粉工作和不使用膨大剂的宣传引导工作。四是强力推进禁止猕猴桃早采早卖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果品品质,切实维护周至猕猴桃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合作社、产销联合体大力实施订单农业。六是做好采收期的贮藏技术培训,以后熟技术保品质。七是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投入力度,特别是病虫害防治、贮藏技术提升、果品“即食”、深加工等研究推广等。——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申报省、市级产业化联合体。二是大力实施品牌质量建设工程。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发挥集群集聚效应,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效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优秀展示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