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周至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周至县猕猴桃气象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指挥人工影响天气、建设猕猴桃气象服务平台。负责全县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指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设猕猴桃气象服务平台;对气象灾害进行调查和评估。 | |
住所 | 周至县气象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祥勇 | |
开办资金 | 5.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2万元 | 5.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市局党组、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紧密围绕中省市气象局、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就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强化“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努力构建“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牢固树立“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理念,着力扩大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重点突出决策气象服务,不断增强服务的敏锐性、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1、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完成了汛前预警信息接收人员更新备案、20个镇(街)气象监测设备巡检。优化了气象预警预报、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发布制度和流程。制定了《2021年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圆满完成了春节、春运、清明、五一等专题气象服务。截止11月23日,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相关防汛部门及20个镇街发送《气象信息》494期,发布各类气象信息60万余条,我局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天气和雨情,通过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网站、微信、微博、为县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文34次,启动暴雨、暴雪、寒潮、重污染及重大气象服务等应急响应23次,与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期。和县财政、农业、环保局联合印发了《2021年周至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开具气象证明6份,更新完成了周至县2021年猕猴桃生长气象服务指标体系。2、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积极助力周至建设生态样板县,开展增雨(雪)作业7次(包含十四运人影保障),发射火箭弹枚282枚(包含十四运人影保障252枚),燃烧碘化银焰条280根。联合生态环境局开展重污染天气联合研判会商2次,现场督导检查马召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落实情况3次,对黑河流域周边5处6要素监测站、3座碘化银燃烧炉、2处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完成了巡检,参与周至县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按照县委宣传部的指导做好提升“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宣传和效益评估,完成了中国天然氧吧复查工作。3、强化红线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截止目前共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15次,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巡检7次,自查检查预警信息发布、自动站及区域站传输、网络安全、人影作业、弹药储存等安全生产工作8次,开展涉及网络、电路等专项演练各1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市县联合执法检查1次。成立了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4.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开展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保密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利用短信系统、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微信、微博等向全县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和企业发布雷电预警信息2次,受到企业一致好评。5.人影工作运行规范。对照人影典型标签,进一步加快黑河流域周边气象数据监测密度和人影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建设,已完成新建人影固定作业点选址及建设准备。截止目前共开展水库蓄水、生态涵养、铁腕治霾、森林防火、抗旱减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2次,发射火箭弹48枚,燃烧焰条240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1年我中心积极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为农服务、部门联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及人影作业等。着力扩大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重点突出决策气象服务,不断增强服务的敏锐性、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能够根据农事关键期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指导农业生产,避免灾害影响。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做好部门联动,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气象科普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扩大知识面,使气象服务深入人心,得到了企业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三、工作存在的问题。1.气象预报为农户提供的信息比较单调。气象预报在大多情况下只提供天气预报,而对于某些种植大户这是远远不够,他们要求根据农事关键期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例如,猕猴桃种植大户在春季特别关注大风天气,所需要的气象服务在专业性、敏锐性上要求比较高。就目前而言,为农业生产提供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较单调。2.农户对气象知识了解较少。在运用气象知识进行农业生产的调查中发现,农户在农作物种植上还比较传统,不懂得运用现代的科学种田知识,而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四、改进措施。1.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需要比较多的是常规的气象预报信息,而对于农业生产大户,只有常规的气象服务是不够的,例如,在特殊性天气出现时,针对不同种植的农户所需要的不同气象服务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发送气象服务,来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免遭灾害影响,气象服务在农业大户中影响比较大。在农村,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在使用气象服务时,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气象部门要与这些农业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农事关键时期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气象服务。2.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以人为本、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并需要建立相对缜密的气象预警预灾的有效机制,这一机制需要政府来主导,各部门联合行动以及社会的参与,进而在政府的主导下,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协作。因此,加大政府对气象服务的重视,发挥其主导作用,才能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切实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全面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周至气象现代化步伐:①2022年加快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我县气象防灾减灾硬实力。②气象现代化科技人才培养提升自身业务实力。③是加快建设周至县气象为农服务(猕猴桃)网格化格点监测预报系统、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监测指挥系统(森林防火、治污减霾、精细防汛、人工影响天气等)。3、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①进一步完善周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会商制度、运行机制、成员培训等合理化运行。②保质保量完成常规气象保障工作(防汛、低温冻害、连阴雨、高温、重大活动节日等气象服务)。③加快建设风廓线雷达及相控阵雷达建设,进一步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进一步做到精细化服务。4、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覆盖力度,继续保持全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先地位。目前我县已建成2处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马召镇、厚畛子镇),南部山区碘化银增雨点全覆盖,今年加快竹峪镇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因我县属于西风带,竹峪镇作业点建成后将对我县人工增增(消)雨作业全县范围内全覆盖。同时在生态样板县建设和污染性天气联合研判中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力度。5、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台账+承诺”管理制度,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以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为抓手,打造有责任、有担当的周至气象铁军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