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周至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9-13 11:07
单位名称 周至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精准扶贫提供信息监测服务。贫困人口、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成效监测;扶贫系统网络建设与维护;扶贫开发信息收集整理;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和扶贫统计信息数据库建设;分析报告发布;贫困户建档立卡及信息管理工作。
住所 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何柏峰
开办资金 8.2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扶贫工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8万元 8.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县乡村振兴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具体活动。一是常态化开展人口自然增减工作。按照《西安市扶贫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户人口自然增减信息更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下发工作通知,完成每月的人口自然增减信息更新工作。二是配合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按照《中共周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行业部门筛查预警机制,协调、沟通县级18个行业部门通过数据筛查、信息比对等方式,向镇街共反馈预警信息7批次12494人次,有效利用行业部门预警,完善了监测方式,落实了监测工作。三是完成了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制定下发了《周至县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周乡振发〔2021〕5号),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四个方面对今年的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按照时间安排,11月22日下发《关于做好动态调整数据录入工作的通知》,自11月24日开始集中组织镇、村300余名工作人员对全县24472户87364人脱贫户、531户1737人监测对象和264个行政村信息开展为期7天的更新录入工作,确保信息录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同时,结合全国防返贫监测数据质量评估规则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审核,向镇街反馈省市县疑似问题数据共计6批次17243条,经镇街核实修正12434条,无需修正4809条,切实提高了数据质量。动态调整结束后,我县建档立卡规模为24671户87963人,其中脱贫户24140户86226人,监测对象531户1737人。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按照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的原则,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数据信息全面监测预警,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核实跟进,对属实问题及时落实精准帮扶措施,通过帮扶助力监测户稳定增收。截至11月底,全县脱贫人口中享受农村低保共5256户15585人,特困供养957户1190人,实施临时救助459户593人;监测户享受农村低保439户1378人,农村特困供养8户20人,实施临时救助20户21人。2021年全县开发乡村振兴公益岗位850个,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4.5403万人,是2020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103.77%。截至2021年底,全县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无一人返贫致贫。三、存在问题。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信息系统没有做到有机整合,导致部门之间信息比对环节不能无缝对接,有效衔接。四、改进措施。健全完善部门之间信息比对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涉及民生保障等行业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发现问题及时核实跟进,通过精准帮扶及时消除困难群众在收入、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确保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五、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强预警监测。严格落实“2531”工作责任,充分利用网格化、信息化手段,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好实时监测、定期摸排、及时筛查预警,采取“一对一、人盯人”方式,对全县摸排出的“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联户精准帮扶,确保监测帮扶工作落细落实,坚决织密织牢防返贫致贫网,守住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的底线。二是加强沟通衔接。充分运用数据监测平台,对发现的帮扶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核实,确保政策精准兑现,无盲点、漏点,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