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

周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9-13 10:32
单位名称 周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成人提供短期培训服务。成人短期培训、技能鉴定、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管理(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二曲街道西关环岛什字
法定代表人 袁利君
开办资金 2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2万元 212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12月变更了法定代表人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主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技能鉴定工作、审批管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工作。就业培训。主要培训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城镇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创办者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的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技能鉴定。主要服务对象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城镇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对于考核合格者,免费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审批管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对我县辖区内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审批和规范管理,引导培训机构依法、诚信办学。对涉及就业创业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需求,以“提技能、促就业”为核心理念,努力克服疫情防控对培训工作造成的不利局面,通过建机制、突重点、提质量、强效果,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累计已培训重点人口9090人(含技工院校培训),其中就业培训2470人,创业培训150人,以工代训6370人。共拨付培训补贴资金928.37万元,其中就业创业培训资金52万元,拨付2020年度以工代训资金47户企业2227人共419.87万元,预拨2021年度以工代训资金69户企业共456.5万元。(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政策。为切实贯彻落实上级人社部门政策措施,我科室先后组织全体科员认真学习了陕人社函[2021]274号、陕人社发[2021]12号、陕人社发[2021]15号、市人社局《关于以工代训补贴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2021年《西安市就业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培训机构安全生产等政策文件,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力保障了全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顺利开展。(二)摸清意愿,精准培训。我们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工作思路,通过丰富培训内容,搭建就业平台,提供了就业创业培训全链条服务。一是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发展,融合重点群体特别是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意愿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并实施农民工培训计划持续开展送技能培训下乡进村活动,因村、因人、因时开展农作物种植、家政服务、育婴员、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农村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促进群众依托我县的产业优势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建立竞争机制,引入县外优质培训力量参与我县的培训市场,使本地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培训效能,形成了良币效应促进了全县培训资源的提档升级;三是在培训结业之际,还在培训班上举办小型就业岗位推介活动,并宣传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学员跨出课堂奔向就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举办了2021年周至县苗木技工技能大赛,评选了10位苗木起挖“金铲铲”和10位苗木修剪修剪“金剪剪”。在竹峪镇举办了2021年周至县“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创业增收”直播带货培训会,借助抖音平台,结合纯干货的“理论+实操”,有力推动了我县电商产业与村域特色农产业深度结合,加速构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以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为经济发展再添新“硬核”。全年共组织了涉及计算机、家政服务、育婴员、电子商务、种植等专业就业培训2570人,创业培训150人,其中培训脱贫人口502人,拨付就业创业培训资金52万元。(三)成立专班,疏通堵点。充分发挥以工代训“援企、稳岗、扩就业、保民生”积极作用,一是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活动,走园区、进企业,散发以工代训政策宣传资料,并建立以工代训企业微信群精准开展线上政策宣传,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资金找企业、服务找企业”,切实扩大了政策知晓度,提高了政策享受覆盖面;二是支持各类企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生产经营需要,广泛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稳定了企业就业岗位,助力了企业发展;三是成立了周至县以工代训专项补贴资金审核拨付工作专班,抽调专人深入企业开展政策落地宣讲,详细了解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度和认知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指导企业工作人员登录申报系统,帮助企业熟悉申报流程,掌握申报时注意的事项,为加快政策落实见效打通了堵点。全县以工代训6370人,拨付2020年度以工代训资金47户企业2227人共419.87万元,预拨2021年度以工代训资金69户企业共456.5万元,惠及企业职工提升了岗位技能素质,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制定预案,防控保安全。一是制定了《加强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持续对全县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持续开展了专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将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各个环节,预防了各类事故发生,累计开展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活动20多次;二是制定了《周至县加强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工作防控预案》,认真落实了市人社局转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中专院校封闭管理规范(试行)》各项具体措施,协调成立了周至县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了疫情防控会议制度、值班制度、报告制度、督导检查等制度,抓紧抓实做好了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工作监督,坚决严防死守,堵塞漏洞,全力确保了我县技工院校未发生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周至的灵活就业人员较多,特别是近期的猕猴桃产业劳务用工较为频繁,对群众参加培训造成较大影响。加之有关大型节假日不得组织培训的规定不符合基层群众的参培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要完成全年技能培训5500人的目标任务十分困难;二是由于周至为工业弱县,全县规模化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较少,组织以工代训的资源十分有限,完成市人社局新下达以工代训3000人的目标任务有一定难度。四、改进措施。协调市人社局一是依据我县实际情况下达年度培训目标任务;二是利用群众农闲时间组织培训下乡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积极对接住建、妇联、团委、工会、文旅等行业部门,全面摸底统计使用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开展的各类技能培训数据,建立健全我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机制。二是对标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建立台账,逐项销号。三是总结前两届苗木技能大赛经验,围绕“打造周至劳务品牌,提升技能致富人生”主题,组织第三届苗木技工技能大赛,以赛促训进一步培育打造周至劳务技能品牌。四是在市人社局的统一安排下,切实推进职业培训券的发放工作,一体推进精准掌握培训意愿、培训实名制、培训全过程监管、便捷申报补贴等工作,使职业培训券的功能得以有效延伸应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