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自然资源市场监测中心

榆林市自然资源市场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9-09 09:34
单位名称 榆林市自然资源市场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自然资源市场动态监测、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等技术性工作。
住所 榆林市开发区明珠大道天源路63号
法定代表人 刘继峰
开办资金 167.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7.76万元 30.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自然资源市场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榆林市自然资源市场监测中心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1、在单位机构改革的特殊背景下,积极理顺业务工作流程。对机关文件、印章、信息报送、文印管理、业务授权、业务电脑管理等规定进行完善,明确了办事操作规程,进一步理顺与各业务科室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办公综合协调关系;我中心创新推行AB岗工作制,根据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市民大厦和市场监测中心办公区的每个职能确定A角和B角两个责任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避免出现缺位空岗情况。A岗责任人因出差、开会等情况离岗期间,B岗责任人须代替A岗承担人履行职责。AB岗位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多岗工作能力,掌握全面相关业务技能,成为“政策通”“多面手”,实现岗位“零缺位”。2、市场监测中心在进驻市民大厦以来,为了真正的把“放管服”改革落实到“提高认识”上来,坚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重新将供地程序和审批程序作了简化和调整,并提出“容缺受理”的新理念。3、为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及省厅对节约集约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根据省厅《关于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按照市局统一安排,重新启动榆林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工作。4、监测中心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和5.12防灾减灾日等一系列活动。按照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宣传主题,在榆林市世纪广场设立宣传点,积极响应市局号召,参与了该宣传活动。5、土地招拍挂出让工作进入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模式从有形场所转向网上进行,建立数字认证制度,出让人、竞买人均实行实名认证和信息加密,也保证了竞买人身份的真实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各竞买人发送的报价信息均加密,竞买人身份信息以竞买号显示。从原来的‘面对面’到现在的‘背靠背’交易,避免竞买人相互接触,最大限度地从制度上和技术上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好体现了土地出让的公开公平公正。6、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化“双报到”建立“双考双评机制”的通知》精神,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我处开展的井井有条,同共驻共建的长城路街道办事处长安路社区已经开展联席活动,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帮助长安社区搞好社区的宣传阵地建设,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助力。7、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持之以恒遵守中央各项规定精神,紧紧围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坚定不移地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组织全体干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党员干部的的廉洁从教教育;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高反腐倡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紧盯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相互监督,及时提醒。取得的主要效益按照市局安排,2021全年共组织招拍挂24次,供地91宗,总面积:10242.321亩。成交地块86宗(成交面积:9922.811亩,总成交价款:471558万元);其中拍卖2次,供地4宗(成交4宗,成交面积:155.51亩、成交价款:57295万元)挂牌22次,供地87宗,总面积:10086.811亩。(成交82宗,成交面积:9767.301亩、成交价款:414263万元),流拍5宗(面积319.51亩),为榆林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将供地程序和审批程序作了简化和调整,将拟出让公告时间由过去的30天缩短至现在的22天,拟订出让公告由过去市政府批准供地方案后的5天内缩短至现在的3天内完成,规定招拍挂工作时限承诺,招拍挂公告当天收到当天连网发出,做到及时高效,明确文到即处理并发至相关科室和相关单位。形成例会机制,每月召开的主任办公室例会上要求每个分管副主任详细汇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使大家对自己的办事效率、工作完成优劣情况都有明确了解,并作为考核的具体依据。3、土地招拍挂出让工作进入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地从制度上和技术上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好体现了土地出让的公开公平公正。4、通过大力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土地出让方面1、榆林市煤矿多,工业用地项目大部分在矿区内,供地后可能出现塌方,严重污染现象,是否摘牌前提供环评报告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2、村民生活安置建设用地在招拍挂出让前村委会需要提供三委会签字、摁手印和身份证复印件要求,为了保护村民的切身利益,是否能通过招标的办法,确定合作公司。3、加油站(商服用地)榆阳区政府提前收取新增建设用地补偿费和林业补偿费征地费。商服用地公开拍卖,地上建筑物不作价很难保障也无法顺利竞得,拍卖后出现许多问题,是否把地上建筑通过有资质的评估公司作价出据供地。4、市规划局和我局合并后,住宅、厂矿、学校要求有应急避难所场地规定,是否在文书中提出避难所距离和位置。5、公开拍卖的土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和竞得人要求四邻签字,竞买人和我处对接,觉得公开竞得土地四邻应该是清楚的,要么拍卖前就应把四邻签字了。6、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能把出让文件交给竞买人,应统一交给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防范资料丢失。竞买人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缴纳土地出让保证金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该给我局有一套网络对接程序否则很难掌握保证金缴纳情况。(二)其他方面一是办公室人员没有固定,人员流动比较大,上传下达存在迟缓现象。二是工作创造性还不够,人员存在懒散少动的现象。三是学习掌握新政策、新规定还不够,对于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还有差距。整改措施需要主管局协调解决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急需解决财务人员的配备。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调,逐步解决土地出方面存的各种问题。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市场监测中心将坚决贯彻执行市局党组安排部署,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的各项工作,稳步理顺与各业务科室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办公综合协调关系。2、继续推行AB岗工作制,根据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市民大厦和市场监测中心办公区的每个职能确定A角和B角两个责任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避免发生缺位空岗。3、坚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为核心,简化和调整供地程序和审批程序,强化土地市场的职责和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土地招拍挂高质量发展。4、为解决榆林群众高房价问题,请求市政府按计划、有步骤的向市场提供住宅用地,以缓解住宅用地紧张的情况。5、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作业单位,做好2022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6、保质保量完成好部、省关于节约集约用地2022年土地利用评价的数据更新任务。7、申报市局关于村民安置用地公开拍卖后,以货币的形式返还村民的意见。8、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狠抓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开拓创新,积极进取。9、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决策和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2022年,我中心将秉承“全系统争先、全领域创优”的口号,紧紧围绕全系统中心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努力推动土地招拍挂高质量发展和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