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榆神工业区综合执法服务中心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重心,按照“学业务、建制度、打基础、理体制”的工作思路,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2021主要工作(一)加强学习交流,执法工作新硎初试。今年,是配齐综合执法服务中心班子及人员的第一年,我中心在“零基础、无经验”的客观情况下,就如何开展业务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借鉴省内先进开发区成功经验。年初,赴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就综合执法方面的体制改革、人员管理、执法事项等考察调研。二是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取得支持。三是加强与神木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二)推进依法行政,权力运行阳光透明。我中心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总原则,注重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推进园区综合执法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实施方案》,二是用制度规范综合执法工作。在借鉴西咸新区综合执法局、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管理经验,结合园区工作实际,草拟了《榆神工业区综合执法服务中心管理标准》《学习培训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办法》《执法装备管理办法》《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公文处理及印章管理制庋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用权。三是梳理淸单,缕清职责。全面梳理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的综合执法职责,制定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的综合执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三)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严格落实住建部倡导的“721”工作法,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是走访调研,问需于企业。全年共调研企业15户,收到企业诉求2个,并予以解决。二是广开言路,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陕煤榆林化工提出的分包公司租用通勤车被扣问题,我中心积极与神木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协商,及时解决了被扣车辆的问题,全面查找翻阅法律法规依据,为企业租用车辆提供法律依据和服务保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私拉乱倒有效遏制。四是牢固树立“百姓之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联系区内百姓、为百姓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难题,维护百姓的切身利益,回复百姓问政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各类诉求12次,并对所有问政问题都妥善解决(四)常态巡查管控,园区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实施网格化管理。出台了《综合执法巡查办法》,明确了巡查方式,巡查重点、巡查时段等。二是多措并举实施常态化巡查。截至11月底,全年共开展常态巡查1200余人次,出动巡查车辆400余辆次。三是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五)强化大局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中心全体人员都能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力。(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激发队伍活力。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中心全体人员通过支部学习、党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坚持把党建贯穿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警示教育,每人撰写心得体会3篇。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今年7月,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争取了5个赴西北大学学习名额,参加了为期7天的执法业务学习培训此外购置三套执法类书籍,有效解决执法人员在工作时出现的困惑。通过学习培训,人员的法制意识更加牢固,法制观念进步增强。二、2021年度工作取得效益(一)随着园区经济发展加快和入园企业及务工人员增多,对园区生产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园区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对园区市政、园林、道路等方面的违法事件逐渐增多的现象。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对情节较轻或危害后果能够及时消除的,以说服教育为主,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全年查处乱倾乱倒行为5起,立案查处3起,罚款4.5万元整。(二)为推进园区发展、改善园区环境我中心在日常巡查。全年共开展常态巡查1200余人次,出动巡查车辆400余辆次。中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今年以来,对区内各企业的垃圾处置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中心全体人员牢固树立既是执法员又是宣传员的理念,广泛宣传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置标准规范及要求,全年共排查企业36户,入企宣传36次,纠正违规处置垃圾的企业5户。在执法工作中,贯彻“执法前置”,采取了不少创新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中心牢固树立“百姓之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联系区内百姓、为百姓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难题,维护百姓的切身利益,回复百姓问政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各类诉求12次,并对所有问政问题都妥善解决。三、存在的问题(一)体制问题制约工作开展。目前,我区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责职能仅在党工委、管委会的这个层面明确,按照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取得执法权之后,公示执法处罚事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自由裁量标准等,为执法人员取得执法资格证。(二)队伍建设与工作要求脱节。一是人员短缺。综合执法服务中心现有人员9人,人员配备与管辖面积不相适应。二是部分人员紧迫感责任感不强,对新时代对执法人员的要求认识不够,存在不想、不会、不敢的问题十分突出,尽管如此,有的人员还不学习、不主动、不思考。(三)在园区治理方面。一是园区商贩经过上半年集中治理后改为流动经营存在打游击战行为,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难度加大。二是车辆管理难的问题,出入车辆超载、不盖篷布行驶占道停车问题较为突出,造成路面污染和排水设施损坏。四、整改措施:(一)广泛调研借鉴县高新区、榆林综合执法局、神木综合执法局、锦界工业园的有效经验,结合园区发展实际,通过日常学习和自主学习,加强工作责任。(二)加强队伍建设,派出我中心执法人员到市综合执法局和交通局跟班学习,购买法律法规书籍开展学习班等活动。(三)强化队伍服务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坚持721工作法。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成果运用上,争取交通局和城市管理执法局在业务上的支持,派员赴榆林开展跟班学习,以案代训,以训促学。(二)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对已经梳理的处罚事项清单再梳理,制定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重大处罚议事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探索成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加强法制审核队伍建设。(三)常态化巡查检查。(20分)继续实施网格化管理、动态巡查,对私拉乱倒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四)开展宣传普法进企业。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查处案件先讲法,办理业务先普法,巡查跟踪先说法。(五)上门为企业项目做好服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分类施策,着力解决区内企业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六)开展区内野广告治理工作。(七)依法开展马路市场的专项治理工作。对科技路、延长路的马路市场专项治理。(八)摸排园区临建违建情况,对违建进行拆除。对区内临建违建进行详细摸排,对不符合园区规划或政策的,一律予以拆除。(九)配合做好园区封闭管理的各项工作。(十)完成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