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车辆违法信息服务中心

榆林市车辆违法信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9-06 08:30
单位名称 榆林市车辆违法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监督全市交通违法信息的采集、录入、处理及机动车驾驶人的记分工作;开展核对、处理基层大队上报的违法信息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红山恒安路
法定代表人 贺仲元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7.7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车辆违法信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违法信息服务中心在榆林市交警支队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交通管理工作为中心,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为核心,继续加强执法便民化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努力推动公安交管窗口工作实现新发展。现就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提升综合素养。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支队工作要求上来,持续发力,全力做好整顿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把“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作为当前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有计划、多形式组织民警认真学习,有的放矢地对民警进行宗旨观念和群众意识教育。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党规党纪,保证了中心民警明事理、懂分寸、知进退、守规矩。二、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严明工作纪律。结合窗口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窗口工作制度,不断加强民警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廉洁自律。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建立健全了重点岗位岗前培训和日常提醒制度,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和法律责任,将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入心入脑,提倡交叉监督、鼓励相互批评,不断提升了中心民警辅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严肃警容,充分展示榆林交警的良好精神风貌。三、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优化业务流程。中心结合当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车辆违法信息服务窗口,并制定的具体的实施办法:1.设置导办台,方便群众熟悉流程,准备材料,避免二次排队。2.增派专人负责自助查询处理机,引导群众正常操作。3.增加违法处理人工窗口,提高效率,为群众节省时间。4.宣讲互联网APP交管12123,方便群众互联网处理违章。5.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的当事人,由导办人员引导,不用排队,直接办理。四、严格疫情防控管理为了防止疫情聚集传播,最大限度的降低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聚集的病毒传播风险,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中心实施:分流办、限员办、提示互联网办理。大厅门口设立导办台,对办事群众采取测量体温,查看健康二维码和身份证并要求佩戴口罩,对符合办理业务的人员分批次放行进入大厅,每次五人,即办即走,不允许逗留。五、取得的成效1.2021年1月1日截止2021年11月15日,违法信息服务中心共裁决处理非现场电子监控交通违法信息97073条,非现场电子监控罚款16771543元,满分学习扣留机动车驾驶证96本,互联网公示违法信息96条。2.为有效净化交通违法处理执法环境,严厉打击清查“非法中介”,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根据《交通安全法》,《陕西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纪律处理规范》等要求,要求当事人在处理机动车交通违法时,必须携带齐“三证”(本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由窗口民警按照要求,对当事人车辆、违法时间、违法行为等基本情况进行询问及审核,最大限度地铲除和压缩“非法中介”的空间。同时,积极联合榆阳巡警、驼峰路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强化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及周边道路的综合治理。目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次,打击非法中介10余人次,行政拘留3人,罚款4人、警告16余人,教育劝导77人次。3.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行业务当日办结制和延时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和“一窗式”服务制、业务退办制等便民制度,开展微笑服务,窗口民警推行使用普通话,统一规范文明服务用语,提高违处服务窗口形象。实行领导接待制度和值日警官制度,解答群众业务咨询,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维护办公场所秩序。六、目前存在问题。民警们业务知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上具有局限性,政策执行方面不够灵活。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对群众缺乏热情,对工作缺乏激情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服务不周到、解释不耐心、态度不和缓等现象。七、整改措施。全体民辅警要提高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严格遵守战时纪律,非工作原因不得离开工作地,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严格执行《延安市公安机关文明形象规范》相关规定。加强内务整理。要保持违处大厅办公环境整洁、安静、有序。端正工作态度。在落实“放管服”各项便民措施的前提下严格执法,严禁出现窗口单位常有的“冷、硬、横、推”等问题,保证违法公示率100%完成。八、2022年工作要点计划。推进业务模式,强化服务理念。坚持热情服务结合“放管服”,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大功夫,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办事时间,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处理好业务办理高峰时间工作,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打造文明窗口单位和建设让人民满意的窗口单位。研判“百姓问政”中的高频率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问题。认真落实支队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