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8-23 10:13
单位名称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动物、动物产品安全提供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检疫申报点产地检疫指导和管理;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屠宰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抽检;检疫室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及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住所 周至县农商街8号
法定代表人 赵稳刚
开办资金 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7万元 52.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自成立以来,全面遵循《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据单位设立时的宗旨及业务范围特制定《周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指南》,指南中涵盖了各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检查程序、各类告知书与承诺书。单位的日常以工作指南为指导,严格按照指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主要业务工作:1、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2021年4个定点屠宰场共宰生猪8.6533万头,检疫生猪产品8.6533万头,出具动物产品票证13063张;无害化处理“三腺”及病害组织23.6920吨;回收产地检疫票证2699张。全年共抽检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各3314头份,均未检出阳性;旋毛虫抽检166头份,全部为阴性。2、产地检疫。全年共检:生猪12.1957万头、开具产地检疫票证2195张;牛54头、开具产地检疫票证3张;家禽40.406万羽、开具产地检疫票证372张。全县共有15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在岗官方兽医38名,负责全县产地检疫工作。在产地检疫管理工作中,今年按照省上安排,我们大力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陕西智慧动监”软件平台,将动物耳标、防疫信息等输入电子出证系统,有效防止了违规出证,使出证更加规范、科学,目前此项工作进展有序,出证规范。3、普法宣传,进一步夯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夯实屠宰企业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一是我站及时组织召开全县定点屠宰场法人及动物防疫技术人员集中学习《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动物检疫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二是印发了“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新《动物防疫法》从业者主体责任有关规定”宣传海报5000份,向各镇街、兽医站、各村、公园及养殖户进行了张贴,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法》的知晓率。为了加强布病防控工作,我站设计印制了2000份《布病防控---依法检疫是关键》宣传海报,重点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户进行宣传,使养殖场户知法懂法、依法报检,有效防控布病。4、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官方兽医履职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站充分利用周一例会时间,坚持业务培训学习,学习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统一印制每人一本《动物检疫工作资料汇编》,以便随时学习查阅,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官方兽医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不定期深入指导全县15个兽医站,对从事产地检疫的官方兽医进行动物防疫信息化信息录入、电子出证技术、产地检疫法律法规等培训指导,按省上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动物防疫信息化信息录入工作,保证了改革更新后电子出证工作的顺利进行。5、非洲猪瘟防控及病毒检测。防控工作一是严格把好生猪屠宰这一重要关口,我们组织开展了屠宰环节“大清洗大消毒”活动,向每个屠宰场发放了消毒药,要求屠宰场每天屠宰结束后对车间、场区、待宰圈进行清洗消毒,对运输车辆装载前、卸载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做好消毒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二是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119号公告,监督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全覆盖采血自检,确保做到头头采、批批检。全年全县4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共开展非洲猪瘟病毒实验室检测4230批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驻场官方兽医严格落实监督职能,屠宰场非洲猪瘟自检进行全程跟踪、拍照,并存入电脑作为电子档案保存,对检测结果签字确认,严格将非洲猪瘟自检作为出具检疫证明的前置条件。同时要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实时填写《屠宰场非洲猪瘟病毒PCR检测记录表》,留档备查。6、畜产品检测采样工作。根据《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通知》(市农发[2021]85号)精神及县局的安排,我们负责肉、禽蛋182个采样检测任务,接到任务后,我们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2021年畜禽产品检测工作实施方案》,为了使采样科学、合理、具有代表性性,方案将182个样分布在全县平原14个街镇。根据实施方案,我们立即开展了工作,如期完成了4个生猪定点屠宰场28个猪肉样、28个肝样,养禽场19个禽蛋样、19个禽肉样,市场28个猪肉样、12个牛肉样、12个羊肉样、21个禽蛋样,21个禽肉样,共完成采样182个。7、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年审。根据农业农村局安排,配合完成全县41家养殖场、5家屠宰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年度审查工作。8、春秋两季防疫督导。在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期间,出动车辆14辆次,人员84人次,对四屯、哑柏、青化3镇开展动物防疫帮扶督导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9、车辆备案。严格落实车辆备案制度,对全县符合条件的30辆生猪运输车辆进行了审查备案,发放《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证书》30份,对未经备案的车辆,在产地检疫出证环节一律不予出证。三、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畜牧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提升动物卫生保护水平,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兽医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和完善,加强对全县的动物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对动物疫病加以防控,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保障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人员不足。目前我县共有4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按《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屠宰环节官方兽医检疫监管制度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19〕第16号)精神,我县需配备驻场官方兽医19人,而目前业务科共有12人,人员严重缺乏,难以应对当前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监管的艰巨任务,不能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标准配足官方兽医。2、经费紧张。由于财政停止检疫收费,而“瘦肉精”的检测任务越来越重,加之监督管理成本大,经费严重不足。3、申报点上班时间经常只有一人在岗,对区域内检疫工作造成很大难度,有的宣传不到位,养殖户出栏动物不能提前报检,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区域内养殖场户底子不清,出证时心中没数。(2)改进措施:1、积极申请配备专业人员。2、积极向上级申请业务经费。3、加强对官方兽医的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使官方兽医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官方兽医素质。2、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公民知法懂法,经营者守法不违法。3、强化产地检疫,建立健全动物饲养数随月核查机制。4、强化屠宰检疫。要严把“四关”,即“动物入场关”,“畜禽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确保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规范。5、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追责,实现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