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制订了《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管理制度》,明确了推广股、生产管理股、补贴办公室、财务股等职责,进一步完善了职工考勤、单位内部考核等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管事管人,确保了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2021年根据省、市、县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按照“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兑付方式,积极做好补贴办理、机具核实和资金兑付相关工作。2、按照省、市、县农机化生产工作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生产服务工作。及时制定2021年“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农机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户家中指导检修、调试各类收获、耕种机械,先后共指导检修各类农机具200台(件);编制小麦收割时间、零配件供应点、维修网点相关服务信息,设立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4个,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为机手提供信息咨询及作业服务指导;及时对各镇小麦、玉米收割及播种价格、作业进度进行收集按时汇总上报。3、按照市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要求,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年度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推广股、生产管理股工作职能及个人岗位职责。1.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依托西安市正茂隆果品专业合作社,在马召镇富饶村建设205亩猕猴桃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园区,设立示范园区标志牌,采购了中耕、割草、植保、授粉、修剪和果枝粉碎还田等生产管理重点环节作业机械20台(件),共开展机具现场作业演示及技术宣传培训2场次,培训2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400多份,有效促进了猕猴桃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2.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机具购置)项目:为实现小麦增产增收,按照项目要求购置西安亚奥小麦宽幅沟播机10台,积极开展小麦宽幅沟播机械化播种技术宣传示范推广,先后举办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宣传培训会和现场作业演示3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300余份,培训农户和农机手110多人次,完成示范作业面积1600多亩,建立机具使用台账,制订机具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国有农机具使用效率,为实现小麦增收拓宽渠道。3.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办公用房修缮)项目: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单位内人员、设备财产安全,为单位同志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对单位用房进行修缮加固和电器线路改造。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共实施完成中央补贴资金资金159.3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65台(件),受益群众120户。2、全年共完成小麦机收15.55万亩,玉米机收5.5万亩,玉米机播17万亩,小麦机播17.3万亩,小麦秸秆切(粉)碎还田15.49万亩、小麦秸秆捡拾打捆0.06万亩,玉米秸秆还田16.16万亩,秸秆青贮0.08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7%以上。3、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演示会共培训会2场次,共培训农机手和农户170多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400多份。示范区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促进县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82%。4、通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服务场所修缮)实施,明显改善现有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存在的问题:单位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需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2、改进措施:对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单位整体业务知识水平,加快单位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3、下一步打算: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助推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这条主线,以“全程、全面、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重点农机化项目,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不断强化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1.围绕农机化项目继续做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宣传推广工作,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果园全程机械化、小麦宽幅沟播等新型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力度。2.做好“三夏”和“三秋”期间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确保两忙时节农机耕、种、收机械化生产作业顺利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增产增收。3.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机大户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不断壮大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队伍,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4.积极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提高县域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