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开发、业务指导;种植业系统技术培训;种植业科技成果转让。 | |
住所 | 周至县马召镇东火村 | |
法定代表人 | 黄经营 | |
开办资金 | 238.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7.96万元 | 509.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周至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周至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一)注重新品种选育,全力抓好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管理。1、运用农业实用新技术,狠抓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管理。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人工辅助授粉等四大技术为主,加强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日常管理。一是开展猕猴桃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对溃疡病、花腐病进行综合防治,设置绿盲蝽性诱剂100个,悬挂扑食螨1500袋,进一步扩大生物防控技术推广。全年全园喷洒高效低毒生物药剂防控病虫害5次,其中萌芽前防治溃疡病1次,4月初防治花腐病用药1次,6月份防治褐斑病,灰霉病及斑衣蜡蝉等病虫害1次,8月下旬高温高湿期防细菌性、真菌性病害1次,采果后落叶前综合用药1次。相比往年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幅减少,病虫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猕猴桃黑斑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全面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增施基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全园共施农家粪(牛粪)240方,生物有机肥20吨,复合肥8吨,水溶肥20袋(400kg),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三是实施资源圃果园生草技术,小行铺设防草布7000㎡,全年大行留草进行机械化割草4次,对全园猕猴桃树下行间恶性杂草进行人工定期清除,对调节果园气温、保墒蓄水、改善果园小气候,防止土壤板结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四是开展猕猴桃资源圃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由于前期气温偏低,花期较往年延迟约1周时间,且花期集中,今年在5月7日翠香猕猴桃展花50%时集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不断总结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春季晚霜冻害预防工作。结合去年猕猴桃资源圃预防晚霜冻害温度监测和防治经验,今年我们提前筹划,制定方案,合理安排,从3月20日到4月20日,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观察天气便变化,持续监测果园温度,做好晚霜冻害预防工作,其中3月21日气温下降迅速,凌晨2:00左右,架面温度下降到约-3℃,我们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全园熏烟防寒,由于预防措施及时得力,这次晚霜寒流对我们种质资源圃影响面很小,新叶冻伤率不足1%。熏烟防冻技术已被《周至猕猴桃丛书》列入16项技术措施。3、新品种选育及试验观察。在新品种选育上主要做了三方面的试验,一是与西北大学联合开展翠香猕猴桃授粉试验。根据试验方案,在专家教授的指导和共同参与下,4月28日对铃铛期花蕾套隔离授粉袋1000个,4月30日在资源圃采集试验用花粉2类,5月9号开展翠香猕猴桃杂交授粉试验,根据试验实际情况,试验设计为4组进行:第一组保留隔离授粉袋原样不动;第二组自然授粉对照;第三组拆开隔离授粉袋去雄受1号花粉;第四组拆开隔离授粉袋去雄后授2号花粉,5月19号去除隔离授粉袋。1号组自花授粉出现短期假受精现象,15天后全部桃萎缩脱落,2、3、4组直感效应不明显,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二是对资源1号、2号优株品种开展生育期观察和扩繁工作,每个优株品种扩繁7株以上。三是对西猕59号优株重点开展作务技术观察试验,其中对西猕59号优株的单株留果量按150个、200个、300个进行测产试验,试验过程及结果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在12月8日的品评会上,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1、扎实推进周至县猕猴桃良种育苗中心项目建设,加紧内部装修和猕猴桃产业展览馆布置。项目于6月初开展自查验收,及时完成项目的初步验收工作,7月份完成了项目的结算审计,8月份完成了项目的全部验收工作。2、组培室项目按计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组培室建设、仪器设备采购、分拣场地硬化等均已完成,9月20日前完成了项目建设的全部内容,10月份完成了项目验收工作。3、猕猴桃育苗育种技术创新和多样化项目顺利申报立项,育苗及灌溉设施已完成前期准备,资源圃部分内容已按期完成。4、周至县国家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周至县品牌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按方案有序推进,农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计划于12月底前完成。5、认真完成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特聘农技员技术服务试点,聘任18名经验丰富的职业农民为农技指导员,为14个镇和三个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每名特聘农技员年开展技术指导不少于120场次,1200人次的技术服务及指导培训。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完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丛书.周至猕猴桃》分卷猕猴桃产地分布、科研机构及大事记,生产管理技术,产业拓展部分的编辑和修正、完善,已于11月份正式出版发行。2、扎实做好《2019-2021年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项目,对从秦岭浅山区新引进的野生优株资源开展全生育期观察记录,对各个优株不同物候期的生长性状进行详细记录形成第一手资料,开展西猕59号新品种物种保护登记1个。3、完成局里交办的翠香猕猴桃基因测序,对优良性状基因进行标识,对翠香物种保护与品种开发作了良好的铺垫。4、完成了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西安市科技创新园的申报、立项、评审工作,2021年11月试验示范基地被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评为“西安市农业科技创新园”。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单位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人员结构不均衡,极需输入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2、职工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仍需进一步提高。3、缺乏农业高科技人才,严重影响猕猴桃新品种选育研发和农技推广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四、改进措施。1、及时协调人员安排,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2、加强职工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3、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日常管理,开展分区改造,完善资源档案。2、认真实施周至县猕猴桃育种技术创新和多样化、西安市农业科技奖补西安市周至县猕猴桃科技创新园等项目的建设实施。3、做好下年度科技及果业相关项目的申报入库工作,推动单位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4、继续做好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和原生境保护,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征集优良猕猴桃优株入圃开展性状观察。5、加强与科技院校合作,引进高科技人才,积极组织参加技能培训和学习,提升职工业务技能。6、积极开展校站合作,拓宽猕猴桃育种渠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周至县农业农村局授予2020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被西安市科学技术局授予西安市农业科技创新园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