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周至县县城西关幼儿园在县教科局的正确引领下,立足本职,扎实奋进,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具体业务:(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园党支部以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本年度完成党建公文活动六十余个,组织党员开展党史故事诵读活动、党员进社区活动;班级开展建党百年主题活动、“童心向党我为祖国送祝福”科技展;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六一文艺展演,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电影《秀美人生》、《第一大案》、《古田军号》,通过“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活动,认真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了“强小安严重违纪违法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二)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和卫生保健工作,本年度,我园认真贯彻《陕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扎实有效开展卫生保健各项工作。一是严格执行疫情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每日对幼儿、教师健康日监测;每日对环境卫生进行消杀;备足物资储备;定期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及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定期对工勤人员做核酸检测,目前,教职工新冠疫苗除禁忌以外接种率100%,幼儿接种率63%。二是加强日常健康观察,每日深入班级巡视,巡查因病缺勤幼儿,观察在园幼儿的健康情况及幼儿卫生习惯常规,对常见病、体弱幼儿专项管理与跟踪随访,切实做好疾病预防。三是重视健康教育,根据季节变化及传染病高发季节,对家长、幼儿、教师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主题活动、培训,每月更换健康栏,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育儿、消毒等知识。四是严抓保育员业务能力,定期开展保育员培训及保育员技能考核,本年度共开展保育员培训18次,保育员技能考核2次。五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我园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专人管理。室内外有定点垃圾分类桶,按时投放运输,垃圾日产日销,确保园内环境卫生整洁。班级内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六是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计划,有检查记录表,根据季节开展,春夏季主要以防蚊虫为主,秋冬季以防鼠为主,对教职工进行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和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及时上报局保健所要求的各项工作,有效完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三)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我园全体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坚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楷模。我园成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内容开展了6次专项培训,4次自主学习,全体老师撰写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并按要求签订了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师德师风承诺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和拒收礼品礼金承诺书。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演讲赛、师德师风辩论赛、师德师风案例分析研讨等一系列活动,让教师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四)本年度,我园以省级示范幼儿园复验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思想理念,成立多个不同种类、不同研究方向的教科研小组。除了每周的小组教研,还成立了核心经验下的主题活动案例教研小组、课程故事教研小组、STEAM教育案例教研小组,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擅长的方面选择适宜自己的教研小组,就小组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反思讨论,全园24位专业教师通过两个学期的交流与研讨,对各自的教研小组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每个人都在12月份高标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案例作品,其中柏静雯老师的《嗨!枇杷》荣获市级教育教学案例一等奖。截至目前,我园立项课题12个,1个省级青年创新课题、2个市级十四五课题材料均已上交等待市局批复,2个市级校园长小课题、8个园内小课题均已结题。本年度,在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1名教师获市级二等奖,2名教师获市级三等奖,4名教师获县级一等奖,5名教师获县级二等奖,11名教师获得县级三等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爱”这一元素贯穿主题活动的始终,9月份我们开展了爱老师的“教师节”和爱家人的“中秋节”。10月份开展了爱祖国的“国庆节”和爱老人的“重阳节”,11月开展了关注与爱护身边每一个人的“感恩节”。12月份,由于疫情突发,我园开展“疫情防控——停课不停“玩”线上游戏活动”、当“元旦”遇上“疫情”——我们一起“云”祝福活动。以上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到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更让孩子们因疫情的居家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每一个小朋友月月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开心快乐的度过每一天。(五)多元化开展教师培训,本学期共开展培训19次,其中园内培训13次(所有主配班教师5次,骨干教师3次,青年教师2次,新任教师3次),省市县级线上培训6次。因为疫情的缘故,市级保育员专业规范培训、信息2.0国培以及新任教师规范化网络研修等省市县级培训,均以线上网络培训的形式开展,参加培训的老师积极参与培训研讨,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积极反馈给其他老师,真正做到了共同进步。(六)家园共育,推进家园共建活动。我园打造开放互动式的大教育环境,实现幼儿园、家庭、社会共管共育新格局,成立了家长学校、家委会、伙委会,每学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鼓励家长参与、协助幼儿园做好管理工作。积极运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开展科学保教的宣传活动,本学年共开展家长学校活动6次,下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我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线上家长学校活动,分别针对大班的幼小衔接、中班的家庭教育、小班的科学喂养等方面给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另外,本年度我园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科学育儿的相关文件和文章共10次,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政策的同时更新育儿理念,教师们自发的在离园后编辑幼儿在园活动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七)以“名校+”为载体,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本学期我园“名校+”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开学初我们就本学期“名校+”工作进行了联席会讨论,着重点还是放在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因此本学期共开展“名校+”活动六次,从卫生保健培训提升保育员的业务能力,到区域创设、STEAM案例分享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我们可以看得出“+校”的整体业务能力在显著提升。(八)常态化开展安全工作,提升师幼安全意识。我园以安全教育、安全宣传作为安全的思想抓手,以安全演练作为安全的实践抓手,因此本学期我园每月对家长进行安全宣传,其中包括9月份的国庆假期安全宣传,10月份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11月份防诈骗安全宣传,12月份的疫情期间居家安全宣传,1月份寒假期间安全宣传。(九)安全工作:1.严格落实校园安全4个100%。2.加强校园安全物防设施建设。园内基础设施、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具用具、生活设施、水源等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安防器械“十件套”配备到位,专人负责;园门口设隔离栏、防撞墩等设施,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持续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细致化,结合季节性、区域性特点,定期对教室、食堂、监控、配电房、水路、甲醇灶、户外玩具、施工场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排查,台账详实治理及时。加强食品安全和对厨房从业人员的监管。人人持证上岗、岗前培训扎实、厨房干净卫生、操作规范、饭菜精细可口、卫生消毒工作到位,落实食药监各项制度和陪餐反馈制度,确保幼儿饮食安全健康营养。全园上下责任意识强,措施细致、责任分明、齐抓共管,本学期平安稳定。(十)后勤保障1.开学前对园内环境进行了卫生大整治、大消杀,对设施设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修,确保全体师幼安全。2.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园所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防疫物资。3.办公用品、易耗品、环创材料等按需申购,出入库规范。4.定期盘库及时添补物资,保证园内保育教育工作正常开展。5.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对办园条件进行了提升改造,包括:更换室内门、公共卫生间和幼儿盥洗室改造、门卫室改造、户外探险区、沙池水池、种植区改造项目,办园条件和环境有了一定的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1年党建工作示范点;2.周至县2021年“建党百年歌声飞扬”中小学幼儿园艺术大赛幼儿组。存在问题:一年来,我园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幼儿家长的认可,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一是面临省级示范幼儿园复验工作,在办园条件、设施设备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二是园所文化还需要继续在办园实践中丰富内涵和提升层次;三是专业教师占比还不够高,需要继续加强培训力度,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改进措施:总结是终点,亦是起点,以始为终,方行更远。2022年省级示范幼儿园复验工作,将对我园的整体办园水平、园所内涵发展是一次严苛的考验,需要我们全园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这也将是我园2022年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20年12月份开始,我园就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改造,2021年主要对门卫室、公共卫生间、幼儿盥洗室等进行了重新打造,并更换了办公区域、部室及班级的门。将户外游戏区合理规划,打造户外探险区、沙池区、水池区、种植区,实现不同分区的不同功能。进一步美化园所环境,创建更加适宜幼儿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二)加快园所软实力发展。一是抓教师队伍建设,抓常规精细管理。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教职工的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帮助教师不断提升科学育儿观,走专业发展之路。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评价方案,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活幼儿园人力资源,让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保教质量持续、快速提高。三是抓园所文化建设,加强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大兴学习之风,研修之风,关注生命健康意识,继续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