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新区小学

周至县新区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8-16 17:18
单位名称 周至县新区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南大街南段
法定代表人 李鹏举
开办资金 8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0万元 853.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新区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科局2021年工作会议精神及各项部署,结合本校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为主、安全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双减”落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狠抓学校安全德育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开展的业务活动。“循上善之道,树若水之德”是我校特色办学理念,而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一直以来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完善了“三育人”模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1、规范育人。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学初,学校德育处设计了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各项行为规范,强化班风建设,细化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行为常规,从而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与各处室、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层层目标责任书,做到课堂问题任课教师管理,班级事情班主任管,形成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网络管理机制。一是充分利用利用国旗下讲话、集体晨会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学生演讲。二是训练内化。坚持一周一重点,具体时段具体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养成习惯逐步到位。三是严格评比充分发挥了“红领巾执勤岗”、“中队委监督岗”、“学校领导监督岗”的作用,实行“日日记,周公布、月评比”加大了检查、矫正的力度。四是及时反馈激励,利用课间操后时间,学生行为公示栏,颁发卫生、纪律流动红旗,激励先进,鞭策提高。及时反馈考评情况,挖掘典型,宣传典型班级和个人,2、活动育人。利用下午文体活动和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开发了科学、绘画、书法、合唱、羽毛球等共享课程,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展示了全校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自建校以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我校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争办人民满意教育,自开学以来,学校认真落实县教科局工作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三3中队被评为西安市三星章集体,学校少先队队长杨同学荣获2021年西安市少先队“红领巾奖章”三星章。我校已申报“县级文明校园”、申报市级“红领巾法学院”。三、存在的不足。1、由于我校是新建学校,各方面的运行都存在一个磨合的过程,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全体师生的加倍努力和全力配合,才能迸发出富有生命力的向上、向好、向阳的新学校。2、“双减”工作中的“减”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所以我们要从设计、布置和评价上进行改革,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和形式的作业,对不同的科目作业进行“改造”,让作业“动”起来,让学生“乐”起来。3、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要继续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从制度上保证研究落到实处,使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得到根本性的。4、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德育层次化研究的成效不够显著,一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5、学校的周边环境整治不力,小摊摆卖无法制止。校门口公路狭窄,破损严重,师生出行受到影响。6、由于学校搞基建,学生正常的活动场所受到限制,学生正常的教学环境受到影响。改进措施。1、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做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水平。2、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探索较为科学的质量评价手段,特别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价。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区校两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5、采取措施做好教职工博学读书工作,增强读书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6、继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发展特色。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落地,让教学常规成为提升质量的有力保障。2、深耕,让课堂教学成为提升质量的核心力量。3、抓实,让学生素养成为提升质量的坚强支撑。4、厚植,让教师素养成为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新校伊始,困难重重,面对未来,责任重大,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谱写学校工作的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