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司竹镇中心学校

周至县司竹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8-16 16:47
单位名称 周至县司竹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司竹镇司竹村
法定代表人 王胜旗
开办资金 158.9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0.92万元 180.92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司竹镇中心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的直接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凝心聚力,稳中求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校能通过党员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扶眉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政治学习,师德教育活动开展等,将司竹教育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安全做到不麻痹,不松懈,严格门禁制度,测温、消杀、记录丝毫不马虎;疫情做到常防严控不畏惧,接种疫苗不掉队,师生一起共努力,确保校园平安,师生康健。有了安全保驾护航,有了党的明确指向,有了党员的先锋表率,有了老师的工作热情,我校的各项工作一直稳中有进。2、抓好教学常规,夯实育人基础。①、搭建教研平台,助推教师成长。各校能经常性开展好教学研讨、质量分析、培训学习分享、毕业班复课、“名校+”、“名师+”示范引领,互动在线课堂等学习交流活动。4月底中心学校在南淇小学举行了“苔花朵朵”教育艺术节,展示了南淇小学教学管理成果,多个科室领导应邀参加,并给予大力肯定。此项活动大力激发了全镇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立足教改前沿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促使各校领导都能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思路,努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倾心打造司竹教育繁花似锦的灿烂明天。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我们各校能以教研组牵头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情况进行细致的查看,并记录下每位老师的优点及不足,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教师。每位教师能结合反馈适时的进行二次备课。从检查中我们看到,老师能严格按照双减要求,精心设计作业,全批全改,批改订正及时且有针对性,有日期、激励性评价语,作业卷面干净整洁、学生书写干净、工整。可谓“点点滴滴皆教育,丝丝缕缕重细节”。3、在“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探索作业管理新路径。为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相关要求,我校提出了“以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以创新管理实现学生作业减负增效”的核心目标,各校能积极探索,努力做好作业总量的“减”及质量的“加”。现初步探索出“一个统筹,三个层次,五项要求,六项特色”的作业管理新模式。“一个统筹”即作业总量统筹。由班主任牵头协调各科教师确保作业总量科学合理,既能温故而知新,又能让学生感到轻松而有趣。“三个层次”即作业三层次,基础类、适中类和拓展类。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既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又实现了作业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机械化、重复性、无效性作业。“五项要求”即从作业完成时间、设计、批改、反馈、制度五方面提出要求。①、书面作业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并提供必要的辅导,实现作业不离校。②、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在作业中融入更多的个性化元素,让作业过程变成思维撞击、个性绽放、创造激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心小学要求老师做到“三有三变”:即作业设计时间有限、难度有层、数量有度,变即有趣、有效、有营养,起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③、严肃作业批改,所有学科书面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标注批改时间,统一批改符号,鼓励使用明确简练、富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的个性化评语。④、严谨作业反馈,教师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归因分析,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⑤、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六项特色”即作业设计和管理特色,有:①、实践作业。中心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设计了“读数学”、“讲数学”、“摆一摆”、“量一量”、“找生活中的数学”等作业形式;三、四年级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及学生年龄特点,老师集思广益设计了小题单、数学小报等作业;五、六年级设计了单元整理与复习小报作业,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南淇小学六年级设计了“说数学”和“思维导图”作业。②、劳动教育作业。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同,劳动教育其实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当我们要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时,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当我们要让儿童思考劳动过程的原理、奥秘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③、规范汉字书写作业。各校能坚持让学生利用午饭后的时间开展每日规范汉字书写,学生们在一笔一划书写中提升语文素养、陶冶情操。④、形式多样的作业激励机制。中心小学教师批改作业能借助学生喜欢的激励性语言加图标。⑤、设立“无作业日”。各校每周能设立一天为“无作业日”,利用无作业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全面开展社团活动,打破年级界限,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喜欢的社团。⑥、建立作业管理及评比制度。各校建立了作业检查制度,每月各教研组长对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和老师的积分制管理相结合,以检查促规范,以评比促质量。4、深化“课堂教研”,做优“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我校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全面深化“课堂教研”,全力做优“课后服务”,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课堂教研,让课堂教学“有激情、增活力、添趣味”。中心小学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取“常态课”,听后对授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说课和评课,指导授课教师对照课标进行反思,指出课堂中存在问题,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改进优化教学方法,抓实教学常规。做优“课后服务”,让教育更显温情。此次课后延时服务我校以开展实践课为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的,对学困孩子进行补习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活动课的设计上我们多为孩子着想,设计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个性、知识、智能特征和社会生活背景,尽可能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并遇见更好的自己。③、对课后延时服务所开设课程的教学效果各校能进行客观公正的动态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级、课后延时服务考核挂钩。奖惩分明、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增进了教师从教的幸福感、获得感。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来我校在教学服务质量监测中,先后80多名学生被授予“学习标兵”,70多名教师受到表彰奖励,使质量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现在全镇上下校风淳厚、教风严谨、学风浓郁。今年1月我校一名教师在西安市“新时代,新关爱”大手拉小手千人帮扶活动中获得先进个人;一名教师在县创优争先师风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一名学生被县关工委评为年度文明小公民;一名同学被市团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评为西安市优秀少先队员;3位同志在西安市微课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5名同志分别被市县列为骨干型、卓越型教师培养对象。2月份司竹镇油坊头幼儿园被评为“西安市三级园”;4月份我校师生共30人在县教科局组织的“沁润心灵,书香寒假”活动中获奖,一名教师获得“优秀组织者”的荣誉,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司竹镇油坊头幼儿园在第三届市级非遗全真教武术千人展演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一名教师在县教科局组织的诗词大会上获得三等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5月份我校21名教师获得市级论文奖。6月份3名教师在县教科局组织的教职工书画、摄影大赛中获奖;3名教师在县教科局组织的女职工征文活动中获奖,两项活动我校均获得“优秀组织奖”。9月份我校15名教师获得县教科局组织的教育教学成果征集奖。这些荣誉的获得让司竹教育人更加动力十足,在教育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三、存在问题。1.作业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归纳、创新、积累。2.课堂提质增效还需学习、交流、实践、提升。四、改进措施。1.“双减”对教师业务能力是一次挑战,有挑战就有压力,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各方面出实招,让教师安心、舒心、专心从教。2.教师是落实“双减”的主力军,我校将针对教师遇到的新问题,及时提供培训支持,并搭建协作学习平台。五、下一步打算。促进家校共育,达成一致的育人理念,在教育管理上与家长共谋共为,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紧密融合。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齐头并进,开创司竹乡村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