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8-02 10:39
单位名称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文景路666号
法定代表人 张海兰
开办资金 800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72.86万元 13100.3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从业人数  1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17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经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党政班子坚定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发展个性,为学生未来赋能”的办学使命,深入研究有效教学,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精细化管理,坚持文化引领的内涵式发展思路,以“五项管理规定”“双减”政策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推动学校实现新的超越。现将年度工作汇报如下:一、强化队伍建设,明确办学方向(一)率先垂范,发挥头雁效应班子建设是学校的灵魂。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学校班子坚持在学习中修为,领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会议精神,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系列文件,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校长首先以身作则,坚持把所学所思所想,形成《惠语兰心》,定期推送给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学校班子成员分工明确,以饱满的教育情怀、风清气正的人格魅力带领广大教职工发挥最大的奉献力和创造力。(二)强基固本,筑牢支部堡垒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支部开展了“十个一”党史教育活动:举办一期党史教育培训班、举办一次书记讲党史、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组织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活动、举办一次红歌班级比赛、分年级举办一次红色课本剧展演、举办一次国旗下教师讲党史、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观看一场电影《古田军号》、校园广播站每周推送一曲红歌经典。支部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为病危教师汪晶募捐活动,师生募捐善款20余万。党员教师代表经开区工会参加西安市建党一百周年朗诵大赛,荣获西安市一等奖。抗疫期间,支部带头为经开区60个疫情防控监测点送去50000多份热气腾腾的水饺,为隔离在家的教师采购蔬菜等急需生活用品并送到教师家门口,带头创作了抗疫歌曲《和合共生永远在一起》。为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少队部举办“童心向党庆百年”主题活动:运动会上56个班扮演的56个民族异彩纷呈;端午节在抖音直播间开展党史知识竞答活动;342名少先队员参加陕西省广电中心举办的“童心向党”朗诵比赛,100多人获奖;在省少工委梁菀华主任的关怀下,我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成立;少先队员走进照金西北革命根据地,开展“寻找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活动。(三)狠抓常规,促进队伍建设校目前拥有省市区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共48人,其中省市能手28人。在教师发展中心的推动下,成立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2个,由省级教学能手主持的校级名师工作室6个,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引领着教师快速成长。课程教务中心指导青年教师立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达26个,获奖论文达到148篇。青年教师人人参与的“一人一课程”“一人一课题”,为孩子们形成了N种课程。“1+N种子课程”发现了孩子潜能,促进了生命的整体发展,这种教学相长的课程尊重了教师的专业爱好,又顺应了孩子的天赋爱好,激发青年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完善文化体系,促成特色发展文化,影响着学校教师、全体家长和学生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甚至生活方式。(一)顶层设计,引领办学方向建校以来,我们坚持以“夯实基础,发展个性,为孩子的未来赋能”为办学使命,以“和润·生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乡土根、家国情的耕学少年”为育人目标,以“根求其深,叶求其茂”为校训,为师生建构“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的课程观。五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实操发展,从名校经验到办学实践,从思想引领到行动指南,我们不断梳理文化内涵,不断提炼、研究、细化各种制度和育人体系,努力使文化建设成为班子、教师、学生、家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二)中层包抓,责任逐级落实学校设立了课程教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指导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校务管理中心五大职能部门,推行以年级组为核心的学生常规管理模式,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校本研修管理模式,以班级为核心的学科融合管理模式,各级、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合作共赢的氛围。校长带头每天蹲点一个班,深入课堂课间,及时发现问题,帮扶解决,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补齐短板,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三)环境建设,浸润师生成长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今年二期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新建了世界名校校训、祖国山河文化墙、击壤歌种子墙、育人体系古今对比墙、袁隆平院士塑像,开辟有书法台、周秦汉唐传统文化墙等,以校园环境建设,让师生感知文化,传承经典,让德智体美劳五育种子渗透在方方面面,三、聚焦教学改革,促进“双减”落地为使“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真正落地,我们开展了系列做“加法”工作。宣传政策做“加法”通过专题讲座、省广台、教育电视台宣传“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通过推送《惠语兰心》,统一思想、统一方向,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家校合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校本研训做“加法”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堂管理能力,各教研组每日小教研,从数量、难度、广度、效度、完成时长上改革,努力让课堂绽放,让作业凝聚智慧,让课后实践张扬个性。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适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教育要服从生长规律。据此,学校研发了“自生长”课堂五要素:播种——先学后教、自主预习;生根——引导知识产生的原点;发芽——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成长——练习巩固新知;孕穗——归纳总结、延伸发展。“自生长”课堂要求教师以自学、精讲、多练的课堂方式倒逼学生质疑思考、实践操作。倡导教师为孩子创设贴近儿童生命自然的情境,让孩子自主探究,自由思考。课后服务做“加法”为了切实减轻家长的压力,在课后托管服务中,我们力争在校内完成作业辅导并面批面改,在走班中过程中,体验“1+N”种子课程的魅力,中国舞、葫芦丝、足球、版画、陶泥等70个社团,菜单式的选择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家校合育做“加法”为了提升经开教育满意度,我校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本学区以外的学生。43辆校车上的2000多名学生每天将宝贵的时间耗在路上,睡眠、学习和身体素质都会受到影响。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的时间弥足珍贵。每天清晨,早到校的孩子会有10分钟的晨跑,下午有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每天坚持跳绳打卡,目的是让每个儿童“健康其体魄,野蛮其精神”。寒来暑往,由家委会组织的各班研学,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科技馆、走进文化馆,孩子们走出校门,开拓视野、学会交往、享受亲情。在学校种植园,孩子们亲历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班级一块田”是孩子们的另一间教室,孩子们将书本的知识带进了田间地头,亲历生命的成长,收获丰收的喜悦。四、融合课程资源,助推学生发展(一)科创环境,让学科教育智慧化为促进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学校依托国家课程体系,全力推进校本“1+N”种子课程,强调项目式和探究式学习,将跨学科理念融于“1+N”种子课程之中。在“科教兴校”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老师们赴北京、成都、重庆、厦门进行沉浸式学习;邀请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陈如平、省市教科院王长远、解慧明为教师做培训,目的是锤炼一批高素质、有思想、能创新的学科领头羊。随着二期工程正式交付使用,学校发展又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科创教室、无土栽培实验室,朗读亭、电子阅读机、云录播平台,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和西工大合作的航模、海航课程,科普知识讲座、科技作品展、科技节活动,为孩子们根植长大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梦想。本学期,编程社团18位同学通过了全国青少年编程一级考试。981名学生参加由陕西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小创客”线上编程比赛,241名学生荣获一等奖,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二)STEAM学习,让学生成长综合化“相信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是我校的课程观。我校的学科融合工作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基于课程融合设计》课题组副组长张慧星、公平两位教授的认可和指导,科创组15名教师加入他们的研究团队,并肩前行,开展研究。早在2020年,教师发展中心带领科创组尝试项目式学习和STEAM学科融合教学。寒假期间我校以“疫情期间我们能为西安做什么?”为问题切入点,将学生学习内容整合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一项任务中,通过动脑动手,提高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智能评价,让师生画像精准化为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发展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校务管理中心充分利用师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以月、学期、学年度为单位,以德、能、勤、绩为内容,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过程的记录,学生指导中心围绕“高尚少年、智慧少年、阳光少年、个性少年、质朴少年”五个目标,开展争章活动,由教师、家长、同伴、自我共同参与评价,结合孩子在学校、家庭的综合表现,为孩子精准画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互助帮扶,让教育发展均衡化继与经开十五小结为“名家+”联合体后,我校又与秦汉新城东风小学结为帮扶对象。学校先后组织了2批教师开展支教活动,先后接待两所学校的领导班子跟岗学习交流一周,切实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校长受深圳先行示范区校长高峰论坛的邀请,以“和润·生长”校园文化、“1+N”种子课程、自生长课堂模式为主题做专题讲座,扩大了学校的辐射作用。五、喜结硕果累累,深耕教育不辍2021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新样态实验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陕西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陕西省卫生先进学校、十四运开幕式支持单位、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校、西安市思维型实验校、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先进学校、西安市首批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西安市新优质成长学校、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安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西安市少儿健美操比赛一等奖、经开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羽翼长安》荣登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央视网、中华网、陕广台、陕西省教育厅宣传平台、学习强国陕西平台、西安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我校“双减”、名校+、节水、抗疫春晚、空中课堂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被授予全国新样态实验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陕西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陕西省卫生先进学校、十四运开幕式支持单位、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校、西安市思维型实验校、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先进学校、西安市首批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西安市新优质成长学校、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安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西安市少儿健美操比赛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