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3
单位名称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周至境内秦岭生态环境。负责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我县境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督检查;组织重点区域联合执法活动。
住所 周至县工业路上林东苑后排1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峰
开办资金 22.2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91万元 16.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们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全年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日常巡查检查情况。全年来,执法大队和县网格办累计巡查220余次,各镇专职网格员及四级兼职网格员累计巡查55787次,巡查人数达12143人次,巡查点位4403个,共计排查整治“五乱”问题930起,已全部上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二)网格化管理队伍组建及运行情况。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县设1个二级网格(县级),10个三级网格(镇),将91个行政村,楼观台实验林场、楼观台景区、引汉济渭项目办、周城景区等10个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基层网格,实现了秦岭生态保护区网格全覆盖。目前,我县共有专职网格员60名,四级兼职网格员197名,成立了1个县级+10个镇级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三)网格化培训工作。执法大队及县网格办全年组织召开专职及兼职网格员专题培训会、内外勤培训会共计25次,各镇政府及镇网格办自行组织召开各类网格化培训会共计76次。(四)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广泛开展宣传新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手提环保袋、日历画张、一次性纸杯等宣传资料及物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与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五)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通过观看生态环境领域反面案例纪录片、学习讨论等形式,筑牢党员干部思想之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办事,不以权谋私。在机关建设、日常工作等方面,“严守法律底线、谨守规矩红线、追求道德高线”,以更严实的作风、更有效的措施,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六)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队及县网格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会议,落实好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秦保局统一部署安排,7月初,我们抽调工作人员,包抓马召镇涌泉村,负责落实该村新冠疫苗接种督导工作,专车接送接种疫苗的群众,并及时报送每日接种情况,圆满完成了任务。单位值日人员坚持每天对办公区域、大门内外、楼梯、垃圾桶等重要区域进行消毒、通风,对全体在岗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台账登记工作,同时要求所有来访人员进门前扫码登记、戴口罩、测体温。(七)安全生产工作。今年6月是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结合局机关“安全生产月”及“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要求,我们将安全生产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安全生产、参与安全发展。将安全生产学习教育融入到每周工作例会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安全防火知识,普及防火、灭火知识,使每个党员干部树立安全防火意识。定期对办公区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建设,所有用电场所严格执行“人走电关”的规定,确保了办公室的安全,实现了全年零事故工作目标。(八)脱贫攻坚工作。2021年,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凝聚共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按照“脱贫不脱帮扶,摘帽不摘责任”的政策,选派干部继续“一对一”帮扶集贤镇段亚朝家庭。(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本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方针,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宣传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将扫黑除恶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工作,及早发现并严肃查处“五乱”行为,努力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坚决对涉黑涉恶行为实行“零容忍”态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健全了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培训会,强化了各级网格员业务能力,夯实了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三、存在问题。有极少数兼职网格员法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四、改进措施。自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以来,网格员日常巡查检查工作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今后仍要继续加强对各级网格长、网格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常态化培训学习,提高网格化工作效率及质量,定期巩固更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高政治站位,进增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深化对秦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认识,持续用力的抓好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确保周至秦岭北麓山青、水净、坡绿。2.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工作,及早发现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巩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属地管理、逐级包抓、快速发现、迅速处置”的工作格局,努力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3.强化网格化管理,提高业务能力。利用联合执法、宣传培训等方式,强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我们将持续严格按照市秦保局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要求,科学规范网格员秦岭北麓日常巡查巡护路线,对“五乱”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确保实现“常态巡山、网格管山,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4.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深入宣传新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与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激发关爱秦岭、感恩秦岭的自豪感,真正实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同时,就各级网格长(网格员)职能职责、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巡查通报制度、日常工作中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等内容,对三四级网格长(网格员)进行系统培训,着力形成“县镇联动、部门联动、干群联动”的工作格局。5.完善制度建设,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完善通报制度,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一是定期组织各级网格员培训,做好人员管理工作;二是明确工作纪律,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三是培养团队意识,端正合作态度,互相协作,互补不足,增强大局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