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3
单位名称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负责保护区发展规划、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建档、环境监测、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统一管理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住所 周至县二曲街道工业路西上林东苑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杨文涛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万元 2.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7月进行了举办单位、名称和业务范围的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项目工作1、完成湿地保护项目建设工作。(1)完成2020年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秦岭湿地保护恢复示范推广项目”50万元建设任务。(2)完成2021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道监测系统建设项目30万元。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湿地保护和监管能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黑渭入口湿地鸟类生存栖息环境。2、完成2022年项目申报工作。累计申报“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等8个项目,项目涉及湿地保护与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全面提升两个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实力。(二)做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1、完成“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实地核查和申请销号上报工作。对11处“绿盾点位”进行实地核查,其中5处完成了整改销号,6处完成整改待销号。2、依法查处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湿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发现违法占用湿地人类活动7处,配合县局资源科进行查处跟进并督促整改,下发违法行为责令整改通知书31份。3、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全年未发现一例相关违法犯罪活动。4、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汇报工作。5、做好保护区内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加强对引汉济渭二期(黑河连接洞项目)工程和西安市108国道周至山区段公路灾毁防治工程实时跟进,积极宣传法律法规,要求其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办理保护区准入和专项评价报告。6、做好保护宣教工作。一是利用“世界湿地日”西安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面向群众开展宣传。二是利用展板、LED屏、悬挂横幅、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持续开展湿地保护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三)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完成疫情防控督导下沉工作。1、常态化做好疫情管控各项措施,2、全力配合马召镇,做好包抓新冠疫苗接种督导工作;3、积极下沉基层一线,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和隔离点和小区值班执勤工作。(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开展“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2、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学习教育;3、开展专题警示教育;4、通过悬挂横幅、LED屏、公众号等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5、配备安全消防设施设备;6、制定各类《应急预案》等制度文件;7、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五)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及配套设施。(六)完成了五年一次国家对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查评估报告。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生态效益:一是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项目建设将使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形成水域、滩涂、乔灌林、草地等多种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并通过对物种的有效保护,保证了生物物种多样性,使湿地的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更趋于稳定,抗逆性更强。二是均衡径流、蓄洪防旱和防浪固岸。项目实施将减轻和避免黑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及其对农田甚至村庄的威胁与破坏。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区域气候。四是降解污染物和净化水质。2、社会效益:一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二是提升湿地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可以成为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学普及与考察的主要场所。通过科普宣传,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湿地保护区的认识,提高全民保护湿地的意识。3、经济效益:通过保护黑河流域湿地,可以确保西安市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城市用水安全。项目建设可以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从而调节当地的气候,促使保护区周边农业稳定生产,随着保护区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湿地保护区环境,提高环境吸引力,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保护宣传力度不够,2、湿地产权不明确;3、保护基础设施落后;4、编制少,缺少专业技术人员;5、管护面积大,人员严重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增加宣传教育次数及宣传范围,多进行保护意识培训,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五、2022年工作思路: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县局2022年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心。提高思想站位,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开展工作,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全力推动保护区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打算:1、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努力完成国家重要湿地认证工作;3、积极包装、储备、上报项目,完成年度项目资金落实工作;4、积极做好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申报工作;5、做好湿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等工作;6、完成绿盾点位的核查、上报及销号工作;7、做好安全生产及森林防灭火工作。工作措施:争取中省市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保护区的管理力度。持续开展打违活动,做好“绿盾2022”点位核查销号,强化重点区域巡护。做好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