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周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2
单位名称 周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天然林资源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负责天保工程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
住所 周至县工业路西上林东苑院内
法定代表人 朱东锋
开办资金 4.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3万元 3.9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3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积极组织沿山及山区十二镇和一个集体林代管单位全面落实全县天保工程集体森林管护工作。全县天保工程集体森林管护面积56.8万亩得到全面落实。年初组织县林业局与有关镇签订天保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12份,集体林管护合同13份;各管护单位与护林员签订集体林森林管护协议83份。2、全面落实2021年集体公益林森林管护工作。根据《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关于下达2021年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计划的通知》(周秦岭发〔2021〕119号)文件精神,年初县天保中心全面落实了2021年集体公益林管护责任。配合县局与11个沿山及山区镇签订集体公益林森林管护合同书11份,各镇与护林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协议134份。根据省市下达的202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计划,及时制定下发《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关于下达2021年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计划的通知》制订发放到户花名册及补偿“一卡通”信息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县天保中心对各镇村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与县农商行各镇支行及时进行资金拨付,2021年12月底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已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经过兑付资金核实全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涉及沿山及山区11个镇,71个行政村,8427户。3、根据《周至县秦岭保护局2021年林业发展改革资金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安排了相关乡镇的商品林停伐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县天保中心3月25日接县局下达计划资金文件,4月22日将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面积1.6482万亩、补助资金26.3712万元已文件下达沿山8镇。市级计划资金10底这项资金才拨付到我单位账户,11月初天保中心通过云平台把资金拨付沿山8镇涉农资金账户,给群众进行了资金实际兑付工作。4、根据2021年天保工程集体林森林管护人员变更情况,对各森林资源管护单位森林管护责任牌内容及时进行了更新。县天保中心根据山区及沿山十二镇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站及一个集体林代管单位护林员的变更情况,及时对相关镇及代管单位的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责任牌内容进行了更新,对责任人和责任区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每位护林员管护四至界限和区域范围,以及面积大小和管护图纸进行了核对,全年共更新集体森林资源管护牌13块,为我县2021年天保工程集体森林管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5、配合县秦保局资源科现地调查林政案件5起,及时完成县秦保局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根据县秦保局安排,县天保中心于4月24日对马召镇虎峪村熨斗安沟茅栗树木砍伐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对该茅栗林抚育修改现场进行摄像登记,并移交资源科处理。4月26日-4月29日对周至县楼观镇就峪沟和集贤镇迟峪沟、竹峪镇民主村等村民盗伐集体林木采摘猕猴桃雄性花粉一事进行了现地调查,对当事人做了严肃处理圆满的完成了县秦保局临时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6月25日对翠峰镇五联村二组群众庄基地栽植的白杨树3棵被伐进行了摸底调查,7月18日对翠峰镇与竹峪镇交界处距离周城1公里私人租赁地0.42亩天然萌生洋槐林被偷砍,就这一事件做了现场调查和记录,并移交县局资源科。12月5日安排相关人员对翠峰镇五联村村部前河道两侧、距村部200米道路两边、一处群众房前屋后底边偷砍盗伐杨树林木一事进行详细勘察,在农耕地的地坎私栽树木砍伐情况,将其实际调查资料移交县局资源科处理。6、按照县秦保局的安排,及时完成对2021年续聘和选聘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的上岗业务培训。根据周至县秦岭保护局周至县财政局周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周秦岭发〔2021〕130号)文件精神,按照县秦保局领导安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天中心于2021年5月份、10月份分别对2021年续聘选聘的1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及相关镇林业站长进行了岗位业务培训,续聘选聘的生态护林员分别于6月1日、10月1日已正式上岗。截至目前共落实聘用护林员326名,其中生态护林员109名,公益林护林员134名,天保二期集体林护林员83名,全年发放护林员工资311.9815万元。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周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区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民生得到有效改善,林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过周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大力宣传教育及林区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工程区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林业犯罪案件明显减少,林区程序明显好转,生态保护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存在问题:1、目前县天保中心申报项目比较多,但上级给审批的比较少,有些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去,使得工程管理、项目实施比较困难,单位发展没有生机活力。2、依据周至县地形特点集体林管护上一是经费紧张不足,二是线长面广给管理带来实际困难,三是国家应给配备巡护监测车辆,以逐步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四、改进措施:1、积极配合县秦保局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厉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2、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建设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档案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配合县秦保局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情信息监测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2、进一步加强秦岭林区营林基建项目建设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档案管理,加快电子档案建档进度,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3、积极配合县秦保局生态办工作,全面完成县秦保局安排的扶贫各项工作任务。4、继续加强对集体公益林管护责任和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努力使我县集体公益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