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市场检验检测中心(靖边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靖边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市场检验检测工作服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食品检验;计量检定;执业许可范围内相关检测工作。 | |
住所 | 靖边县人民路兴庆街1号4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朱自强 | |
开办资金 | 6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1.86万元 | 388.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市场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坚持“党建引领、作风先行、求真务实、优化服务”的工作宗旨,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根据榆林市局《关于印发2021年食品安全抽验检验计划的通知》(榆市监发﹝2021﹞156号)文件相关要求,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靖边市场实际,制定了《靖边县市场检验检测中心2021年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计划表》,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息出错率和系统退修率,中心克服技术和经费困难,全面推行了电子化抽样。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完成抽检601批次,不合格产品23批次,问题率为3.83%。其中食用农产品333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问题率2.40%;生产、流通、餐饮类食品268批次,不合格产品15批次,问题率5.60%,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淀粉制品类。(二)规范开展计量器具检定。一全面推广中国电子质量监督公共服务平台。自2021年4月份起,全面推广了中国电子质量监督(E-CQS)公共服务门户网(http://psp.e-cqs.cn),检定业务集中受理至该公共服务平台,由专人负责网上办理,分流至各股室,待检定完成后,将检定结果登记,并向申请人发放检定证书,优化了服务质量。二协调各项计量检定标准器送检。与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榆林市计量测试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陕西中检计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接,检定了衡器、压力表、血压计等检定标准器及配套设备。2021年共检定各类强检器具27964台,其中出租车计价器397个,水表2615块,燃气表16034台,可燃气体报警器5台,涡轮流量计6台,压力表7073块,衡器510台,加油油枪1324支,检定合格率94.5%,按照社会第三方购买价格计算,可创造直接经济价值257.579万元,间接经济价值1000万元。(三)规范化建设检验检测实验室。一食品实验室。积极参加了陕西省质量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完成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项目,验证结果满意,有效提升了食品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二计量检定实验室。2021年顺利完成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临界流文丘利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水表检定装置、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四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立。因榆林市计量测试所对强制检定标准器检定周期过长,耽误我中心衡器检定任务的完成,与天津市宏中电子衡器科技有限公司协调沟通,购买了F1等级砝码、F2等级砝码、M1等级砝码(1g,2g,5g)装置。(四)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为强化“人物同防”,积极配合县局开展国内外中高风险来靖货物、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来靖设施设备外包装及车辆进行核酸抽样检测工作,2021年共完成核酸抽检831批次,冷链食品504批次,配件、设备209批次,冷链食品外包装103批次,涉疫快递12批次,米面3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五)靖边县食品药品检测中心采购暖气设施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经过积极协调沟通,该项目工程于2021年10月29日完工,于2021年11月2日完成靖边县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六)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充分利用局机关新媒体平台、政务公开系统等宣传窗口,及时公开食品抽检结果和计量检测工作动态,拓宽食品安全、计量惠民宣传渠道。根据要求向靖边县人民政府督查督办室上报工作动态15期,向局机关办公室上报信息并公示20期,保障全年工作的动态公开。(七)宣传培训广泛开展。特派2名抽样人员到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对抽检监测、数据应用知识进行了专业培训,获得了检验员检定证书。利用“5·20世界计量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有利时机,通过报刊网络、社区设点、发放传单、摆放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检验检测、计量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卷尺、温度计等用品2000余套,接收群众咨询50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百姓计量意识、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1年,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中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步。一是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01批次,不合格产品23批次,问题率为3.83%。其中食用农产品333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问题率2.40%;生产、流通、餐饮类食品268批次,不合格产品15批次,问题率5.60%,为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了的技术保障。二共检定各类强检器具27964台,其中出租车计价器397个,水表2615块,燃气表16034台,可燃气体报警器5台,涡轮流量计6台,压力表7073块,衡器510台,加油油枪1324支,检定合格率94.5%,按照社会第三方购买价格计算,可创造直接经济价值257.579万元,间接经济价值1000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建项目进展缓慢,二期立项受阻。中心实验室项目一期工程虽进展缓慢,但经县局多方协调,极力维持,也接近完工。但是受制种种客观因素,二期附属建设项目立项目前存在较大困难,导致后期实验室无法按预期投入使用。(二)经费不足。中心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食品检验检测任务量,由于预算专项业务经费不足,导致每年食品检验检测这一食品安全工作硬指标不能达到上级要求。(三)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中心现承接服务业务食品检验检测和计量检定业务属性很强,具有较高的专业壁垒。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部分项目受此影响甚至停滞。(四)技术设备普遍老化,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计量检定业务方面必须依靠法定合格的检定仪器才能完成检定工作,目前,出租汽车计价器(使用)检定装置、衡器检定标准器、压力表检定装置和燃油加油机检定车辆及装置均面临超期服役、故障频发,且因配置年代已久,市场早已淘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检定数据不精确,甚至有的已经不能符合法律规定,严重影响检定业务正常开展。四、整改措施(一)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集中对全体检验检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快推进检验检测工作专业化、技术化。(二)保障经费。继续与省市县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对接,争取经费支持,完成市局下达的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推进基建二期项目,并尽可能更新能老旧落后仪器设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培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能力和理论水平。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集中自学、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学习计量检定和食品检验方面新的政策法规、计量检定各项规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国抽系统管理、信息公布规范、承检机构管理规范、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快速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理论水平,为科学规范做好市场检验检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二)规范计量,积极传导社会公用价值。一加强与局机关的联动体制优势,开展好民生计量检定工作。①加强对计量器具使用单位的调研,分析检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②继续开展计量惠民服务活动。利用计量进社区、进乡村、以及各类特色节庆活动,深入开展计量惠民服务活动,将计量惠民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二要强化民生计量工作,大力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继续抓好集贸市场、加油站诚信计量工作,着力引导两三家商场、超市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并公示社会,培育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的三位一体的诚信计量运行机制。三是集中力量解决计量检定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针对设备、人员、车辆、后勤方面的问题进行积极稳妥、科学务实的探索,争取有所突破和解决。(三)加强管理,规范市场检验检测行为。严格落实计量强制检定和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制度,加强检验检测质量体系运行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科学、准确的检验检测数据,为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四)积极负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