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子洲县政法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负责政法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子洲县双湖峪镇人民街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光大 | |
开办资金 | 1.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子洲县委政法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8万元 | 1.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子洲县政法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综治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子洲县综治中心在县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将子洲县2021年度综治中心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深入开展,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一是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突出抓好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坚持重大敏感时期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健全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各类涉稳风险发生。将各类涉稳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各类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人员教育管控、社会治安防控等14项重点任务全部落实责任单位,全面落实管控措施。二是健全多元预防排查化解机制。打造诉前调解中心,成立5个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三调联动”无缝衔接。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抓信访积案工作机制,每天两名县级领导坐班接访,共接待群众来访35件189人次。对45件信访积案逐案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定了化解工作措施,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进行化解,截止6月底已全部化解报结,完成了“清零”目标。同时,加大依法治访力度,打击处理非法上访4起,行政处罚4人,达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三是强化安保维稳工作力度。在敏感时期全面启动一级勤务模式,实行多警种联动、群防群治护航,进一步加强反恐处突、交通管理、系统监控等各项安保措施。开展反恐防暴演练,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了“四个严防、五个确保”目标,全面完成了建党100周年、“十四运”筹办、国家领导来榆考察等安保维稳任务22次。四是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点7处,协助检查车辆6万多辆,组成信息核查专班,核查“三返”人员信息数据9000余条,核查率100%。对市场、酒店等经营场所食品药品安全进行大检查,确保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高效能治理水平。一是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法院将裴家湾法庭“12345”枫桥式创建思路推广,打造科技法庭、云上法庭等信息化建设平台,开展了“午间法庭”“夜间法庭”“假日法庭”,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法庭的温度。检察院持续践行“党建+”模式,将12309推广到农民家中,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公安机关将马蹄沟派出所“一二三”工作法、“政府+法检公司”四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广,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化解。司法机关充分发挥调解职能,累计调解纠纷100余件。二是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按照“四有”要求全部挂牌运行,县级与矛盾调解中心联合办公;镇级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党建、民政、信访等工作全部纳入综治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村级在村委会挂牌,由支部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今年,建成4个乡镇3个社区1个村综治视联网试点,2022年将乡镇全覆盖,村委逐步推广。各村逐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治理体系。三是加强重点部位管控力度。全面推行护校安园“3+3”勤务模式,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的安全检查,建立校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紧盯物流寄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道路运输企业、煤矿、消防单位、建筑施工企业、油气开采企业、砖厂、城镇燃气企业等重点部位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面整改。共检查涉枪涉爆单位100余家次、检查烟花爆竹销售网点120余家次。对全县15户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6轮排查,查出隐患75项,现场整改74项,限期整改1项。开展了较大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在延长石油等企业开展消防演练2次,提升处突能力。四是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控。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认真落实“五位一体”管控责任,对三级以上患者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加强对肇事肇祸、轻微滋事以及其他有潜在暴力倾向为主的三类历史重性精神病人梳理和新患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摸,彻底摸清底数并落实好管控措施。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手机定位”管理全覆盖,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不定时抽查,全县矫正对象没有发生脱管、漏管问题。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有志于创业者,协调银行部门,争取资金贷款支持。五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重点单位、主要社区、新建小区电子监控探头全覆盖,无死角;继续实施平安乡村技防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共安装3100余部摄像头;建成完善全省唯一的县级公安机关大数据智能应用中心,成功研判、抓获各类犯罪人员55人,破获各类案件60起,其中协助侦破重大盗窃案件4起。充分发动“红袖章”平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出城有卡口、农村有联防”的社会治安立体式防控体系。全年共组织开展巡逻1931次,出动警力13062人次,开展“红袖章”巡防2000余次,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二、取得社会效益子洲县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被授予全省第一批“平安铜鼎”县区。三、存在问题一是场地问题。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场地建设面积远远达不到《榆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指导方案》规划的600、200、40平方米方案要求一“四室一厅一中心”要求。二是人员问题。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中的便民服务大厅很难统筹信访、人社、民政、卫健等部门单位人员进驻,尤其乡镇更是面临的困难维以克服。三是经费问题。由于上述原因经费限制,导致“一中心”即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任务难以完成,“雪亮工程”及辖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及城市管理等各类数据不能接入综治中心。镇村两级无专门经费建设综治视联网。四、整改措施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行。五、2022年工作规划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间谍、反窃密斗争,搞好重点人教育管控,决不允许形成政治事件。持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防个人极端案件发生。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完善村组乡村治理模式,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三是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做好涉军、涉众型投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利益群体政策落实、帮扶解困、教育稳控等工作,妥善处置好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继续推行领导下访、约访、激荡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