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7-22 16:31
单位名称 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长鸣路以东、雁鸣南路与草甸路十字西南角
法定代表人 王斌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3.15万元 836.6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从业人数  1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实“双减”各项举措,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推进教师队伍成长,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1年度学校工作总结如下:一、赓续初心使命,强化育人职责一是举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组织党员赴红色会议厅、革命根据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慰问老党员、“为党育人,向党汇报”演讲比赛、“党员结对帮扶民族学生”等活动,锤炼广大党员党性,不断聚集党支部动力。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学党史、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护学岗、义务护校、困难扶贫等活动,开展党史专题学习、线上党课等集中学习14次,党课教育5次。三是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举办“依法执教”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廉洁教师节”倡议等,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生态。四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组织防疫主题党日活动,丝路党员逆行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等工作,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校园值守、线上教学、防疫消杀等。2021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加强队伍建设,提质本领内功一是优化提高管理效能。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人员薪资方案》、《人事管理办法》、《职称评定推荐细则》、《财务管理》等制度,引入智慧校园钉钉系统,精简会议,简化流程,助推学校管理高效化、智能化、科学化。二是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定期组织班主任沙龙,举办“名校+”首届班主任节,通过培训交流、班队课赛教等形式提高班主任业务能力。2021年,2个班级获“市级优秀班集体”称号。三是教师锤炼内功赋能。通过“四有课堂”监测、“青蓝结对”、业务培训、专题研讨等途径,强化教师基本功。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卓越型、骨干型教师,3名教师担任区级“名师+”主持人,4名教师获区级表彰奖励,组建生态区首个“中学英语”学科工作站,多名教师在专业竞技中获奖,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四是领航辐射共同进步。作为“名校+”领航校,组织开展线上备课24次,学科教研10余次,组织成员校教师业务、说课及微课技能等培训,开展“榴花杯”教师基本功大赛、思政教师岗位练兵、“名校+”学科赛教,累计参加500余人次,不断提升成员校教师综合素养。五是工会暖心凝心聚力。开展“人间最美三月天”、“爱在五月,同心祝福”、“缤纷童年,一切皆甜”、“丝路红烛齐奋进,不负芳华育栋梁”等慰问庆祝活动,举办教工集体生日会、教师体育竞赛等多彩团建活动,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教研科研并进,助力教学质量一是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组织新岗教师汇报课、“四有课堂”教学评优、推门听课、骨干示范课等活动,邀请学科专家30余人次进校听评课,召开学法指导、经验交流、学生座谈会共计11次,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效果。二是课题建设成果丰硕。1项“十三五”国家规划专项课题顺利结题,省级规划课题3个立项,3个结题,市级规划课题2个立项,3个结题;区级规划课题4个结题。三是教学研究遍地开花。45名教师在第二届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89名教师在全市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5名教师在全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佳绩;3名教师在区级消防安全示范课评比中获奖;6名教师在市青少年才艺展演活动中获奖,学校获评2021年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先进单位。四是中考成绩再创佳绩。2021年,我校中考平均分546.4分,中考上线率77.42%,名列全区第一。四、融合“五项管理”,落实“双减”举措一是课堂效率做“+”法。围绕“四有课堂”标准,实施“课前积累展示+课堂精讲教学+课堂巩固练习”的授课模式,狠抓教研活动规划与设计,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强化教师备课要求、课堂情景创设和课堂教学设计,助力课堂质量提升。二是课程设置做“+”法。组建以教师为主、社会专业力量为辅的服务团队,开设40余门第二课堂课程,涵盖文、体、艺、科、劳、信、心理、语言等学科,以多元化、菜单式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三是家校共育做“+”法。举办“名校+”首届家长节、家长学校、邀请家长进课堂等活动,组建“丝韵”家长艺术团,开展访家、访心、访“双减”,丝路论坛之“双减”快乐生活等,实现家校互动,增进亲子关系,打造家校育人共同体。四是贴心服务做“+”。运用智慧校园开展师生考勤、课务管理、班级管理、家校共育、云课堂、云会议室等信息化服务,延迟师生到校时间,委托专业机构为学生提供午餐、加餐服务,解决广大教工和学生家长的服务诉求。五是“五项管理”做“+”法。试行“研判试做+精讲精练+差异分层”的作业形式,每日公示作业清单并设立“无作业日”,推行“自主选择课外实践作业”,建立“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家长”四方统筹协调的监督机制,作业管理求“精”。严守上放学、课间、午休时间底线,将睡眠教育纳入教育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睡眠习惯,保障睡眠时间达标,睡眠管理求“足”。建立“校内手机有效管理,基于理解家校沟通”合作机制,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制定班级手机管理公约,通过班级云平台进行家校沟通,手机管理求“严”。建立开放式阅读区,对进校读物精准审核、制订推荐课外读物清单,举办亲子阅读、营造“书香校园”等,读物管理求“适”。打造“体育校本课+体育社团+特色体育项目+体育竞赛+体育活动”新模式,探索“阳光户外操”、“班级特色操”、“爱眼护眼操”,体质管理求“健”。目前,学校已实现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98.7%。学生满意率98.53%,家长满意率98.6%。五、五育并举显效,彰显办学特色一是创新方式赋能发展。开展爱国法治、红色思政、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十大特色德育活动,组织名校+“我们的节日”、“丝路星少年”评选、“五个一”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举办开学入泮礼、青春成长礼、花季毕业礼,中考启动、中考壮行、中考誓师等主题活动,利用建队、入团等节点,开展“青春正奋斗、最美星少年”风采展,培育学生良好精神风貌。2021年,5名学生分别获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校获评西安市学科思政教育教学实验学校。二是精彩课程文化育人。组织第二、三届“名校+”书香校园活动,举办数学文化节、“榴花”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开展书法、征文作品展,汉字书写大赛、课本剧大赛、英语演讲赛等校园活动,丝路之声累计播出80期,《雁鸣丝语》出版4期,阅读成果作品集编印10册。学校获生态区首届中小学诗词大会“团体一等奖”,获评西安市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和区级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三是强健体魄喜迎盛会。以喜迎“十四运”为契机,举办“名校+”首届田径运动会,创新室内特色体育操、落实快乐大课间、开展体育运动指南系列活动,在全区首届中小学体育节暨春季田径运动会中,荣获中学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四是美育育美陶冶情操。组建“博雅类”学生社团,创建家长艺术团,优化学生艺术校队,开设舞蹈、合唱、管乐等艺术第二课堂。校排舞队获陕西站区域比赛二等奖;艺术团合唱分获市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二、三等奖;舞蹈节目获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一、二等奖,戏剧节目获三等奖,12名学生在全市青少年才艺展演中获奖,学校获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奖,并获评区级艺术教育示范校。五是春华秋实传承美德。以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开展最美班级评选,组织住宿生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劳动研学实践,并结合实际打造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增长学生见识,锻炼动手能力。六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定期召开民族生家长家常会,开展“古尔邦节”家访、民族学生集体生日会、德育大家庭等活动,大力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学校获评市级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学校。六、夯实安全管理,保障校园安全一是应对疫情科学防控。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学校及时部署,启动应急预案,有效组织核酸检测、防疫培训、校园消杀、健康监测、轨迹摸排等,疫情防控科学化、高效化。二是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召开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逐级签订安全、消防责任书,落实安全培训,组织专项检查,建立隐患台账,学校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开展多种安全演练。组织师生及后勤人员定期开展消防、反恐防暴、防震减灾、食品安全、防疫、防校园欺凌等演练,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逃生自救和应急处突能力。四是把控舌尖上的安全。做好餐厅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留样等环节,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五是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修订《校园门禁管理制度》,完善校园“三防”建设,提升校园监控、一键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不断升级安全设施。六是垃圾分类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在年初获评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的成绩上,年底又喜获“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学校”荣誉。回首2021,收获与感动同在。展望2022,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一年,全体丝路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本领,脚踏实地去干、去做,描绘丝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西安市平安校园”2.被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西安市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学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陕西省民委捐赠2万元慰问金接受西安市民委捐赠2万元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