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21 17:25
单位名称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投入品管理、三品一标认证、基地认证。
住所 吴堡县文艺巷22号
法定代表人 薛小青
开办资金 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万元 15万元
网上名称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一系列文件精神,农产品农残速测、产品追溯、产品认证等工作有序开展,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措施,基本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确保了全县人民食用农产品安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科技宣传月、科技下乡等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不断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药、规范使用农药,农产品可追溯、示范基地创建等知识,共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多份,让基地农产品生产者、农民群众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合格证推广应用扎实开展农产品可追溯工作,将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逐步纳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逐步提高我县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现在共有58家合作社、企业加入追溯系统,通过不断完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进销货台账,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推动农产品“带证上市”,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推广使用农产品合格证30000余枚。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申报工作:今年认证有机产品1个,吴堡红枣、手工空心挂面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得证书,吴堡桑蚕茧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逐级上报、审批,通过省级机构现场核查、专家品质鉴评会、并赴北京参加中国绿色发展中心专家评审会、答辩并通过专家组评审,通过农业农村部公示,2021年6月份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四、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专项整治行动每年配合完成四季度市级抽检以及省级抽检任务,完成县级例行农残速测7百多个样品,合格率均在99%以上。组织开展农药及农产品专项治理活动,出动监管执法检查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追根溯源,查处问题。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代替化肥等技术,教育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规范农业生产操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不大,人们的认识不到位,尤其是生产者、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水平低。2、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挥作用不强,尤其是乡镇监管站,严重影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3、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有待于继续学习,更快地搞好本职工作。4、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进展缓慢。(二)、主要整改措施1、加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经营者的安全意识;2、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3、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实行市场准入制度。4、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2022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两品一标”管理,完成有机、绿色、良好农产品认证,推广使用合格证。2、继续推进已建示范基地工作。3、大力开展农产品检测工作,使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运用。继续实施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力争推动项目进展。6、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级检测技术和监管知识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7、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让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真正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民生福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翘首以昐的大事要事。小康社会体现的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民生美好生活。在当前,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吃的健康成为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总书记多次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落实“四个最”要求,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实抓好,保障人民群“吾尖上的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