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区内环境保护·林政管理·野生动植物和黑河水资源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区内珍稀野生动物饲养、驯化与繁殖·自然保护科学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农商街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存劳 | |
开办资金 | 2470.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0.27万元 | 2128.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政务 | 从业人数 10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为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局日常实行周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采取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资产购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进行;财务工作,严格制度管理,遵循网上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定期研究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经费支出,加强了财务审核,并实行财务账务季公开制度,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二、主要业务:1、依法保护,抓好资源管护工作。2、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3、积极开展森林公安工作,确保林区秩序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4、加强监测与交流,抓好科研监测工作。5、积极做好社区共管工作。6、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工作。三、主要业绩: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秦岭“五乱”问题,无森林火灾,无安全生产事故,生态环境良好,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1、强化监管制度,积极开展日常野外巡护。2、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林长制”、入区管理办法、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区划分制等。3、建立林情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林区动态,广泛深入宣传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指导基层保护站开展每月2次常规巡护4次责任区巡护不少于4次的稽查巡护工作。4、开展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专项行动,办结1起林政案件。5、开展春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6、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保护站、检查站和派出所的联合执法力度,没有涉林案件发生。7、加强林地管理,依法做好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工作。积极协调督促引汉济渭公司办理五号洞口临占林地延期申请手续,保护区内没有非法占用林地现象。8、继续抓好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项行动,保护区内没有发现违建现象。9、做好2021年公益林补偿金发放。10、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勘界立标项目,通过前期的项目设计、申报、审批,招标,资料收集等程序,目前项目正在有序开展。11、继续完善并签订防火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12、加强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段的森林防火工作,入户率和宣传覆盖率双达100%。13、加强低智能人的监管,减少了低智能人活动对森林防火工作造成的威胁。14、对辖区内的坟头在去年登记基础上对新增加的坟头共760多座进行了登记造册,落实了坟地森林防火监管责任。15、实行工地登记监管制度,落实了施工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16、加强火源管理,杜绝违规野外用火。加强检查站对入区人员的宣传和检查,坚决杜绝火种入区。17、开展了“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为期一周的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深刻学习两次“3.30”事件惨痛教训、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等工作。18、开展了“2021年防灾减灾日”活动。19、开展“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森林防火大比武活动,在大比武活动中,主要开展了宣传教育、火源管理、隐患排查等活动。20、强化扑火队伍建设,组织了扑火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扑救演练,半专业扑火队各进行了一次防火实战演练,提高了扑火队员的扑救能力水平。21、积极推广森林防火“二维码”宣传,完成了“防火码2.0”的更新工作。21、完成了“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的填报完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线上正常运行,每天坚持防火平安零报告,辖区无森林火险发生。22、积极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工作。23、做好野生动物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红外感应相机监测、数据导出和资料分析工作。24、组织板房子站开展108国道秦岭隧道废弃公路两侧区域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处理。25、积极开展网络宣传、自然科普宣传及对外宣传工作,加强普法工作。26、积极实施公园建设之社区及宣传教育工作。27、完成了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收尾工作。28、收集完善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项目工程资料,撰写了项目总结、制作了项目汇报ppt等。29、积极做好大熊猫及栖息地监测。设定监测样线21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红外线相机拍摄的视频图像,首次监测到棕色大熊猫野外活动影像。30、配合市发改委做好2022年国家公园项目申报、审批,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可研评审、初步设计评审等工作,并完成了十四五时期项目申报储备工作。31、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项目。32、督促辖区生境恢复项目,勘界立标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项目入库等工作。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自然保护工作理念需要改变,保护工作方法需要创新和优化。保护思维停留在过去单一的资源保护上,没有很好的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角度以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生态空间治理。二是资源保护信息化工作相对缓慢。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保护区资源动态变化,定期提供监测数据与监测报告不能较快跟上信息化要求。三是运用保护法律法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能力的不足。面对新时期的资源保护要求,出现的新问题和矛盾,干部职工资源保护方面的业务知识较单一,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方面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不能及时跟进。具体措施: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长态化,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意识,全面整顿“慵懒散慢虚粗”不良风气,持续改进党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打造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的自然保护干部队伍,以优异的保护成效诠释对党的忠诚。2、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党建各项基础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力度,进一步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保护区各项事业发展。3、坚持依法保护。坚持依法行政,做好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控等,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制度化对巡护的监管,保护自然资源安全。4、加强宣传交流。积极编辑发行《周保动态》,加强与新闻媒体宣传交流,联系企业、社会组织和自然保护自愿者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宣传交流工作,营造良好宣传交流和保护氛围。5、开展专项行动。适时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6、加大监管力度。加大森林防火监管力度,夯实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强化火源管理,加强重点人群监管,防患于未然,确保林区平安无火险。7、狠抓科研监测。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野外红外相机监测和数据资料收集,以科研监测成果促进自然保护工作,着力提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8、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智慧保护地建设为基础,加快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巡护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资源综合数据库等,提高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9、强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体制试点改革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序顺利开展。10、抓好日常管理。抓好干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管理促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完成。五、下一步打算:1、以党史学习教育、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和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为契机,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职工教育管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自然保护干部队伍。2、加快资源保护信息化进程。紧密围绕资源保护中心工作,完善“天空地”一体化巡护监测体系,加快智慧保护区建设,提高自然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3、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公检法联合执法力度,适时组织专项行动,维护资源环境安全。4、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各项工作。做好机构改革工作,推动与老县城保护区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体制改革试点顺利进行。5、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多措并举,切实做好冬季森林防火工作,确保零火险,森林资源安全。6、做好科研监测工作,做好野外红外相机数据采集分析,加强和科研院所工作交流,提高科研监测水平,为自然保护提供智力支持,以科研监测促进保护工作开展。7、做好社区共管工作,加大《周保动态》的编印和线上张下发行,加强与媒体交流,宣传自然保护工作。8、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维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情况:保护区无秦岭“五乱”问题,无森林火灾,生态环境良好。受奖惩情况:①中共西安市委授予“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②荣获西安市财政局“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工作先进集体”;③省秦西联委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团委“资源规划好青年集体”、“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诉讼投诉: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